射yè干觀察隨想錄
????自然札記??149
射yè干觀察隨想錄
射yè干,別名扁竹、螞螂花,鳶尾科射yè干屬多年生草本。
射干地下根莖及匍匐枝外皮鮮黃色,生多數須根。葉廣劍形,扁平,互生,稍被白粉。花序頂生,2歧狀傘房花序。花橙色至橘黃色,有暗紅色斑點。花被6片,基部合生成短筒。花謝后,花瓣不飄落地上,而是花被片呈旋轉狀附著在果實上。蒴果橢圓形。花期7-8月,果熟期9月。
原產我國及日本、朝鮮。我國南北各省區都有分布。
性強健,耐寒霜。喜干燥和陽光充足。對土壤要求不嚴,宜在濕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多野生于空曠山坡、草地、田邊、林緣。
用播種或分株繁殖。分株在3-4月進行,將帶芽的根莖或匍匐枝切截分開,每段需帶芽1-2個,待切口稍干后栽種。
射干在園林中常植于林緣、草地邊緣、建筑物前及灌木叢旁,或作花境配置。也可作切花或盆栽。
其根莖干燥后作為中藥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等功效,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等癥狀。莖葉可供造紙。
附記與隨想:
1.在仆射、射干這兩詞中,射讀yè。
仆射yè: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廢。
關于射yè干名字由來,北宋天文學家(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藥物學家(著有《本草圖經》)蘇頌解釋:“射干之形,莖梗疏長,正如射人長竿之狀。”所謂“射人”即最早《周禮》中記載的官職,手持長竿,掌管禮儀,尤其以射儀(以射箭為核心環節的儀式)為主。
2.戰國《荀子·勸學篇》: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射干本為草本,劉向之所以稱之“木”,筆者認為是以射干喻作君子的緣故。
3.西漢劉向著《楚辭·九嘆·愍(mǐn,同憫)命》詞曰:
“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
掘荃蕙與射干兮,耘藜藿與蘘荷。”
樹:種植。
枳:枸橘,蕓香科柑橘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上有粗刺。
棘:酸棗,莖上多刺。
荃quán:菖蒲。蕙:蕙蘭。
藜:灰條菜,莧科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藿:豆類作物葉片。
蘘rǎng荷: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野姜、洋荷、陽霍、元霍。它的地下莖發出的露出地表的花蕾可以食用,稱之為“蘘荷”,是一種香辛蔬菜。江蘇、湖北、四川等省的山區居民稱之為元藿。
枳棘:因多刺而被視為惡木,常用來比喻惡人或小人。
“枳棘”句講:把芳枝玉花摧殘折盡,卻種植多刺的枳棘和薪柴。
“射干”句也是說:品性高潔的菖蒲、蕙蘭與射干被挖掉,卻栽種低下陰濕的藜、豆與野姜。
兩句詞寫得確實好,如果少年時讀過,我會摘抄背誦,也會刻意寫進作文,抒發少年遠方之志。而年過半百的現在,我就想到:兩千多年前,文人雅士劉向,文頌芳蘭君子、追求高潔情懷之時,卻疏忽了黎民百姓的人間煙火——枳棘能作燒柴、豆姜能作蔬菜,而藜野生,人們不會刻意去種植。
我相信每一種植物都是人類的伙伴,我也看到農戶菜園旁也種植有花木,兩千年前,應該也一樣。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