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保護四十年:世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成功案例
今年是朱鹮再發現40周年,也是我國實施朱鹮保護的第40個年頭。有著“東方寶石”美譽的朱鹮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多萬年,然而在20世紀初,短短的幾十年驟然縮減到了幾近滅絕的境地。1981年5月底,在陜西漢中洋縣姚家溝,我國科學家發現世界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40年來,全球朱鹮種群從7只發展到7000多只,得到恢復性發展。
漢中洋縣姚家溝地處秦嶺深處,眼前這棵高大粗壯的大青岡樹就是當年7只野生朱鹮的發現地。
朱鹮發現人之一 原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劉蔭增: 我搞了十幾年的鳥類研究,從野外就沒見到過朱鹮。等它飛到了頭頂,翅膀的紅顏色出來,是朱鹮沒錯了,當時心情很激動。
1981年5月,當劉蔭增與朱鹮在洋縣姚家溝相遇時,他所帶領的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考察隊已經在全國苦苦追尋了3年,跨越14個省份,行程5萬多公里。
種群弱小,生存極危。對這僅有的7只“寶貝疙瘩”,從國家到縣、鄉、村第一個管護措施就是朱鹮活動區域內實施“四不準”:不準狩獵,不準砍伐樹木,不準使用農藥,不準開荒放炮。
洋縣林業局抽調4名年輕人進駐姚家溝,對朱鹮一舉一動24小時守護,這一守就是40年。
原陜西漢中朱鹮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路寶忠: 這7只朱鹮不能離開我們的視線,每天晚上都在山溝里面堅守。
40年,朱鹮保護、繁育、科研專業力量在不斷加強。全球朱鹮種群從7只發展到7000多只,得到恢復性發展。
陜西省林草局局長 黨雙忍: 應該說朱鹮是不幸的,它已經走到了種群滅絕的邊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朱鹮也是幸運的,就是從那7只從滅絕的邊緣,我們把朱鹮挽救回來了、拯救回來了,朱鹮種群的恢復擴大是中國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一個象征。
為保護朱鹮生物多樣性,朱鹮種群經歷了易地大規模遷運,在國家支持下,陜西建立了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中心朱鹮飼養基地,60只朱鹮從故鄉遷移到秦嶺以北。
2002年調運到秦嶺北麓周至縣樓觀臺的60只朱鹮如今還有3只健在,這一對朱鹮夫妻就是其中的兩只,是秦嶺以北朱鹮引種繁育歷史的見證者。
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朱鹮管理部 張軍風: 095和056今年分別是20歲和21歲了,它們是英雄父母,2003年的時候這一對產了4枚卵,自然育雛成活了4只,算是創造了(樓觀臺)朱鹮自然繁殖的記錄。
之所以要長途跋涉把朱鹮從洋縣運到樓觀臺,主要還是為了保證朱鹮種群的安全。
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朱鹮管理部 張軍風: 2002年的時候,朱鹮只有1000多只,主要分布在洋縣,比較集中。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者疾病,就會造成朱鹮種群的毀滅。
當朱鹮來到樓觀臺時,雖然有在洋縣近十年的人工繁育和飼養經驗,但在位于秦嶺北坡的周至樓觀臺,朱鹮能不能適應這里的氣候?當時誰的心里也沒底。最終,在工作人員的悉心呵護下,雖然經歷了低溫、暴雪的考驗,朱鹮逐漸適應了周至樓觀臺的環境。周至樓觀臺朱鹮種群的建立和壯大使朱鹮保護、復壯工作形成了洋縣、樓觀臺雙輪驅動的局面,加快了朱鹮飛出陜西,飛向全國的速度。
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朱鹮管理部 張軍風: 我們克服了3大技術難關,朱鹮人工繁殖、自然繁殖和義親代養的技術難關,我們共繁殖了480余只朱鹮雛鳥,向上海、廣東還有四川等地提供了90只朱鹮種源,還在寧陜、周至、銅川放飛朱鹮120余只,成為全國重要的朱鹮種源基地。
保護朱鹮,不僅僅要建立穩定人工繁育種群,還要有序地推進野化放歸,讓有能力的朱鹮重回大自然的懷抱。從人工飼養的網籠重回陌生的野外,朱鹮在這里前進的每一步都異常艱難,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學習。
陜西安康市寧陜縣是首個朱鹮易地野化放飛地,來到這里,管理站站長李夏首先給我們看了一段監控視頻:一對朱鹮正在孵化,由于突遇氣溫驟降,朱鹮父母仍頻繁起身翻卵,使一只幼鳥在出殼過程中死亡,被丟棄到巢外。三小時后,另一只已經出殼的幼鳥也因低溫死亡,最終剩余兩枚卵也未能成功孵化。
陜西寧陜朱鹮野化放飛基地管理站站長 李夏: 盡量讓這些朱鹮父母能夠學會遇到這種降溫的情況,遇到自己孩子在出殼當中,胚胎死亡了以后的處理方式。
李夏說,這是這對朱鹮第三年繁殖失敗。盡管代價慘重,但卻是朱鹮回歸野外必須經歷的成長過程。 在接下來的朱鹮野化放飛過程中,專家跟蹤發現,回到野外的朱鹮出現了各種狀況。
陜西寧陜朱鹮野化放飛基地管理站站長 李夏: 有的朱鹮不會選擇覓食地,有的朱鹮干脆不走了,每天見到我們的飼養員它就來了。
為降低朱鹮對人的依賴,科研人員把河水引到籠子上游的水田,并向水中投食,讓食物順著水流進入籠子。模擬當地野外環境,增加覓食難度,鍛煉朱鹮的自主覓食能力。就是這樣一步步的訓練,朱鹮開始學會主動到草地、濕地、水田里面找食物,學會了躲避危險,學會了自然繁殖。今年,寧陜野外朱鹮共監測到筑巢30多個,成功孵化40多只朱鹮幼鳥。
目前,寧陜野外朱鹮種群數量已突破300只,種群規模和分布范圍逐步擴大。
陜西省林草局局長 黨雙忍: 堅持不懈地做放飛、做再引入,增加朱鹮的多樣性。在不同的區域、在不同的生態環境里面,它自身也有一個調試,它可能更有生存能力、更有競爭性,那么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說我們朱鹮保護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0年前的絕美相遇,40年間的相守,讓東方寶石孤羽成千翼,朱鹮自由飛翔在祖國的大好河山。
目前,國內不僅在陜西、北京、浙江、河南、四川等十幾個省市都有朱鹮的身影。在我國的幫助下,日本、韓國的朱鹮種群也得到恢復和穩定。40年的朱鹮保護工作是世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成功案例。
(來源:央視網)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