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藍天下、嚴冬里的榿木與黃雀
媒體:草根譚微信公眾號 作者:草根譚
專業號:拉市海保護區管護局
2024-01-30 11:10:24
https://mp.weixin.qq.com/s/9c6GFrtOE_afXvd3zv9hng
嚴冬里,一只黃雀站在赤楊(榿木)的樹枝上,正在用它的小嘴啄食“小菠蘿” 狀的樹木種子。奇怪的是這種樹上長著兩種型狀不一的樹木“種子” 。 黃正在啄食的呈“小菠蘿狀” ,而它上方的呈園柱型豇豆狀,似乎也是該樹木的種子。
這種樹叫赤楊,也稱水冬瓜。在長春友誼公園的兩個地點栽種著此種樹。赤楊的雌性菠蘿狀果穗,是黃雀、白腰朱頂雀的主要覓食品種,筆者也見過北朱雀覓食此果穗。黃雀因一則來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為國人所熟知,其實成語中的“黃雀”并非圖中的黃雀,而是黃鶯,即黃鸝。
其實黃雀覓食其上的赤楊也大名鼎鼎,赤楊的別名稱榿木,也叫水冬瓜樹、水青風、榿蒿。古人有許多描寫榿木生長迅速的詩句,如明代沈周的《題楊君謙南峰行窩》中:“草堂一力資誰送,榿木三年樹自成。”唐代杜甫的《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有:“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宋代蘇東坡的《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中有:“我欲歸尋萬里橋,水花風葉暮蕭蕭。芋魁徑尺誰能盡,榿木三年已足燒。”
赤楊雌雄同株,鳥類冬季覓食的是赤楊樹的雌花果實,形狀橢圓形,果苞木質,外呈鱗片張,每個果苞內有兩枚扁平的小堅果,鳥類啄食的就是這種扁平的堅果。赤楊樹上的豇豆狀“種子”,是赤楊的雄花,序球果狀長柱形,于當年秋季形成,翌年春季開放。所以,我們只見各種鳥只啄啃“小菠蘿”的果實,而不啄食圓柱狀的“豇豆”。應該說,樹上的“豇豆”是該樹雄花的“花蕾”,其內沒有可食用的堅果。
圖片與視頻由“草根潭”微信公眾號版主自然拍攝
閱讀
17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