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窗丨短趾雕(長圖)
本組圖片拍攝于內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記錄了短趾雕在五角楓樹上筑巢,成功繁育了一只寶寶,如今小雕已經長大離巢。
短趾雕(學名:Circaetus gallicus)是一種以蛇為主要食物的大型猛禽,體長60-70厘米,棲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腳帶有稀疏樹木地區。在中國主要繁殖于包括新疆天山在內的西北地區,繁殖期為4-6月,每窩通常產卵1枚。短趾雕在中國各地極罕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蒙格罕山自然保護區簡介
蒙格罕山被譽為“興安第一名山”。罕山亦稱汗山,汗即可汗,蒙語意為國王。相傳成吉思汗征戰途中來到一座巍峨的大山腳下,見這里林深草密、鳥語花香、流水汩汩、美景怡人,便下令安營扎寨。從此人們便稱此山為“汗山”,即為沿襲至今的蒙格罕山。
1998年,蒙格罕山被列為旗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12年,成立科右中旗蒙格罕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蒙格罕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855公頃,其中,核心區4645公頃、緩沖區4370公頃、實驗區11840公頃。地貌屬低山丘陵,地勢平緩,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721.3米,最低海拔271.2米。屬中溫帶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保護區以森林、草原、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保護對象,區內遍布沼澤、小溪、疏林、灌叢等原始景觀,構成復雜多樣的環境類型,保持了生態多樣性,為物種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集保護、科研、宣教和利用于一體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蒙格罕山自然保護區資源豐富,素有“植物的王國”“動物的樂園”之美譽。保護區境內有林地8634公頃,林木品種繁多,植被類型多樣。據統計,保護區內維管束植物有76科、240屬、415種、11變種及2亞種,其中,野大豆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保護區為珍禽異獸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環境,有野生動物103種:鳥類76種、獸類17種、爬行類10種。其中,3種國家Ⅰ級保護鳥類:大鴇、金雕、栗斑腹鹀;10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短趾雕、蒼鷹、雀鷹、毛腳鵟、灰臉鵟鷹、禿鷲、燕隼、紅腳隼、雕鸮、長耳鸮;1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猞猁。
來源:
原創
微信號:cwcawx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