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蟹的杰作
沙蟹的杰作
每當潮水退去,潮間帶的泥沙灘上迅即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羊糞般大小的沙球,你知道這是誰的杰作嗎?我一直很好奇,是最近一次在山東日照的海洋物種采集中才發現,那是一種沙蟹干的,讓我逮了個正著!
在東亞地區的海岸線上,比如朝鮮西岸、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山東、渤海灣等地泥沙灘上,穴居著一種海洋生物,叫長趾股窗蟹(Scopimera longidactyla),為軟甲綱十足目沙蟹科股窗蟹屬動物。其實不止這一種,只是我“逮到”了這一種而已,
它們隨潮汐活動,即在退潮時外出覓食,漲潮時返回洞穴。長趾股窗蟹在泥沙灘上覓食時,會過濾含有微生物、有機碎屑和其他小型海洋生物的沙粒混合物。在這個過程中,沙蟹的嘴部會篩選出食物,將不能食用的沙子吐出形成一團,這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沙球。
這些沙球實際上是沙蟹消化過程中的副產品,相當于一種自然的過濾和排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沙蟹能夠高效地攝取食物并排除不需要的部分,同時也幫助清潔其口腔和鰓部。
說時容易逮時難。你要拍攝長趾股窗蟹相當不容易,你要么用長槍,要么在它身邊“守洞待蟹”,但不要睡去,耐心等著它從洞穴里出來。
長趾股窗蟹善于挖洞。為了生存,它們在海灘的沙質土壤中構建復雜的巢穴系統。這些洞穴通常以洞口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確保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回到“避難所”。在廣闊的沙灘上,長趾股窗蟹面對無處不在的天敵(主要有鷗鳥以及其他捕食性蟹類、昆蟲和魚類),它們必須時刻警惕,尤其是在露出地面尋找食物時,因為此時最容易受到獵食者的攻擊。
為了保護自己,它們依賴快速的反應速度和洞穴防御系統來逃避捕食者。所以,它們的行動非常迅速,在幾米外一有什么動靜即迅速跑進洞里。同時,其所制作的沙球也有助于它們在沙子里埋藏,作為一種偽裝,使它們在捕食者面前更加隱蔽。
在某些特定的生態區,如日照的劉家灣海灘,長趾股窗蟹是這里常見的居民之一,與其他多種蟹類和海洋生物共享這片棲息地,也與人類共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