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氣候異常威脅拉美和加勒比生物多樣性
2023年5月20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蒂茹卡國家公園拍攝的蝴蝶。蒂茹卡國家公園是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城市森林公園。該公園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有1619種植物(其中433種屬瀕危植物)和包括鳥類、哺乳動物、兩棲爬行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在內的野生動物群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氣候異常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存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新華社發(克勞迪婭·馬爾提尼 攝)
新華社巴黎12月14日電(記者徐永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干旱、山火、洪水和山體滑坡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存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
教科文組織12日發布了首份關于“氣候異常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生物圈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的影響”量化報告,涉及15個保護區,涵蓋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地1.1億人居住的地理區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
報告顯示,上述15個保護區均記錄了氣溫上升和降水量變化導致的植被喪失、森林火災增加、生物棲息地消失、農業產量下降等情況。如果目前趨勢持續,報告預計到2100年,這些地區的平均氣溫將上升2至7攝氏度。
研究表明,保護區管理部門低估了氣候變化的威脅。例如,在15個保護區中,只有6個保護區管理部門將山火視為重要威脅,而研究顯示,未來幾十年內有13個保護區將面臨中高度的山火風險。
該研究還揭示了氣候變化威脅、保護區脆弱性及其面臨風險之間的明確聯系,這使得量化每個地區的具體風險成為可能。在15個保護區中,有9個其90%以上的農業用地完全依賴雨水灌溉,這些保護區的農民及其社區極易受到降雨減少或長期熱浪的影響;15個保護區中,有1070萬人生活在供水中斷的地區,330萬人生活在洪水易發地區,還有800萬人生活在容易發生山體滑坡的地區。
報告稱,教科文組織正在積極幫助這些保護區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例如,在危地馬拉瑪雅生物圈保護區,管理人員致力于通過在30年時間內(2012年至2042年)避免砍伐森林來量化和抵消碳排放,目標是減少37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