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選用粉葛對華南地區天然次生林林緣或林窗生境的入侵種薇甘菊進行替代控制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菊科假澤蘭屬多年生草質藤本或灌木狀藤本,原產于中、南美洲。其生長力與繁殖力極強,擴散速度極快,有“植物殺手”之稱。薇甘菊現已成為華南地區的第一大外來入侵雜草,對天然次生林以及人工林、果園、茶園和苗圃等綠地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大危害。目前防除薇甘菊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清除和施用除草劑,但無法解決薇甘菊反復再生的問題。使用有經濟效益的本地植物替代控制薇甘菊,由于具有環境友好和持續性生長的生態優點,已經成為薇甘菊防治的新熱點。粉葛(Puerarialobata var. thomsonii)是豆科葛屬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原產中國,常與薇甘菊伴生,兩者的生境具有一定的重疊性。且粉葛根莖發達、莖葉繁茂,具有食用、藥用、飼用及水土保持等多種價值。因而選用本地植物粉葛對林緣或林窗生境薇甘菊進行替代控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粉葛(王家宜攝)
入侵果園的薇甘菊(李偉華攝)
為了探明本地植物粉葛對薇甘菊進行替代控制的可能性,我們設置了3個水分水平(土壤含水量低于10%、60–70%和120–130%)分別模擬干旱、正常水分(對照)和澇害,比較了粉葛與薇甘菊對干旱和澇害脅迫的生理響應差異。
根據我們的研究成果,發現粉葛比薇甘菊有更強的抗干旱能力和抗澇害能力,對水分脅迫有更強的抗逆性。這為選用粉葛對華南地區天然次生林林緣或林窗生境薇甘菊的替代控制提供了理論支持。有關成果《入侵雜草薇甘菊與本地植物粉葛對水分脅迫的生理響應》最近在《生物多樣性》發表。
《入侵雜草薇甘菊與本地植物粉葛對水分脅迫的生理響應》主要結果有:
(1)在干旱脅迫條件下,薇甘菊的總生物量顯著降低,為對照的72%。在澇害脅迫條件下,粉葛的總生物量與對照相比上升了16%,薇甘菊則下降了15%。
(2)在干旱條件下,粉葛的根冠比、葉綠素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P < 0.05),恢復正常水分后仍維持在較高水平;薇甘菊的根冠比則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 > 0.05),僅葉綠素含量顯著高于對照(P < 0.05),在恢復正常水分后低于正常水平。
(3)粉葛體內積累了較多的滲透調節物質脯氨酸和可溶性糖。
(4) 在澇害條件下,粉葛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約為對照的2.1倍,薇甘菊則為對照的3.0倍;恢復正常水平后,薇甘菊和粉葛的MDA含量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分別為對照組的1.72倍和1.45倍,顯示粉葛受澇害影響的膜脂過氧化水平低于薇甘菊。
可見,粉葛比薇甘菊有更強的抗干旱能力和抗澇害能力,對水分脅迫有更強的抗逆性,抵抗力指數也印證了這一點。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