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大使出席“歐洲之友”生物多樣性保護研討會并發表演講
2021年10月28日,歐盟知名智庫“歐洲之友”舉辦生物多樣性保護研討會,歐盟機構及成員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中歐學者以及環保組織代表等圍繞《COP15:拯救生物多樣性的最后機會?》主題進行深入研討。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張明大使指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本月在中國成功舉辦,會議通過“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會上宣布中方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習主席還宣布將陸續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中國還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國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采取的積極態度和行動。
張明大使表示,中國幅員遼闊,陸海兼備,地貌和氣候復雜多樣,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中國的傳統文化積淀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萬物平等”等思想和理念體現了樸素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近年來,中國將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人們保護環境、保護生物的意識顯著提高。作為最早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動承擔與國情和能力相適應的國際責任,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近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環境基金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捐資國,2019年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有力支持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還借助“一帶一路”“南南合作”等合作機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凝聚合力,與國際社會一道朝著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穩步前進。
張明大使強調,人類社會面臨著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一系列挑戰,真誠合作是國際社會有效應對諸多挑戰不可或缺的條件。假如彼此互不信任,執迷于脫鉤、制裁、封鎖,將伙伴視為對手,陷入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很難想象人類社會能夠贏得這些嚴峻挑戰。中歐都是全球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參與者,在包括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廣泛領域保持著密切交流和良性合作,不斷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注入動力。中歐綠色合作的經驗再次證明,全面戰略伙伴是中歐關系的唯一恰當定位,合作共贏是中歐關系符合時代潮流和民眾期待的唯一發展方向。只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與真誠合作,中歐就能夠擴大共同利益,破除各種難題,攜手為中歐關系發展和全球福祉貢獻更大力量。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