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研發“濕地引鳥平臺”,海珠濕地兩項工程獲國家級金獎
近日,“2023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公示。“海珠濕地景觀品質提升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和“海珠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榮獲園林工程獎金獎。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備案核準的風景園林獎項,是中國風景園林技術領域最高榮譽。這兩個國家級金獎項目的成功實施,幫助海珠濕地內鳥類種數從72種增加到194種,昆蟲種數從66種增加到738種,魚類種數從36種增加到64種,濕地率增至79.4%,對推動海珠濕地恢復生物多樣性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促使濕地水質由Ⅳ類提升至Ⅱ類
“海珠濕地景觀品質提升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 采取景觀品質提升、水生態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三位一體”實施路徑,打造四季花門、蘭溪秘境、杉林水岸、大地花毯等七里主題公園,構建“入則自然,出則繁華”的獨特人文生態景觀。
據施工單位廣州建筑屬下廣建園林和花木公司介紹,在項目實施前,海珠濕地水體水生態系統存在結構不完整、水系不連通、水質較差、水體中雜魚較多、局部角落水體黑臭等問題。
項目對于局部河床較高的區域進行清淤,利用水閘水竇調水補水,形成內外水循環的生態凈水系統;同時優化水質,綜合運用自主研發的“河道浮泥自動收集裝置”等專利技術,構建“食藻蟲+沉水植物+微生物”立體生態系統,全方位構建立體優美的“草型清水態”景觀。水體最終取得了水質由Ⅳ類提升至Ⅱ類的顯著成效。
面對施工過程中極易造成水鳥數量衰退的問題,項目采取靜壓打樁降噪、迷彩隱蔽圍擋、錯位鳥類繁殖覓食時段施工、優選本土環保材料等方式,有效降低項目作業對濕地環境造成的影響。還運用了國內領先的“彈性硅砂步道施工技術”構建低干擾道路系統,維護生境穩定性。
在項目中,施工團隊還優化垛基果林形態及結構,適當引進鳥類食源植物,提高生境異質性,并專項研發“濕地引鳥平臺”“自然景觀駁岸”等生態設施,拓展鳥類棲息、覓食及繁衍空間。
打造果、稻、蟲、魚、鳥城央新生態
“海珠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項目是以生態環境修復為前提,在原有的天然河涌濕地、城市內湖濕地、半自然復合濕地形態基礎上疏浚水系,改造地形,打通濕地邊界,開展濕地恢復與保育工程。
據施工單位廣州建筑屬下園建集團介紹,項目提出三大創新亮點,包括打造果、稻、蟲、魚、鳥城央新生態鏈,基于水鳥行為模式建設棲息地,采用可循環再生生態工藝解決濕地內澇、污染、高維護問題。
2022年,項目修復的垛基果林中發現了兩個世界新物種,分別命名為“海珠斯螢葉甲”和“海珠琺軸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效果顯著。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