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謊的皮諾曹
(原創:姜曉倩)
不知道大家的童年有沒看過一本童話故事書--《木偶奇遇記》,書中的主人公名為皮諾曹,對這本書的故事情節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漸漸忘記了,但是皮諾曹那一說謊就變長的鼻子卻令人印象深刻。
昆蟲界也有這么一種特別的小家伙,它有長長的鼻子,艷麗的花衣裳,它是長鼻蠟蟬屬中的東方蠟蟬。
叫它的學名大家或許會陌生,但它有個土味的俗名兒叫做:龍眼雞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最近大家口中都喊著“吃雞,吃雞”,龍眼雞這名字是不是想象著很好吃呢?它在咱福建這帶還是比較常見的,很多小伙伴都有見到過。
其實龍眼雞不是雞,其拉丁學名為Fulfora candelaria,為同翅目(Homoptera )蠟蟬科(Fulgoridae)東方蠟蟬屬。
龍眼雞以吸食樹液為生,主要吸食龍眼以及荔枝的樹液,對果樹的危害較大,故而坊間俗稱其為龍眼雞,它們會把樹葉嫩枝里的甜汁吸出來享用,被吸食過的植物會枯干、落果。它們從小到大食譜也沒有改變,是忠實的糖分愛好者。
雖然龍眼雞是一種害蟲,但它卻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龍眼雞頭頂尖尖那段切斷,可以吸食,聽聞有很高的營養蛋白,口味重的朋友有機會可以嘗一嘗。
龍眼雞可以算昆蟲里的顏值擔當,頭上方的鮮紅的長鼻狀突起十分醒目,上面零星的綴著白點。黑眼珠在兩側,綠的前翅上有清晰的脈絡,分布著鮮亮的檸檬黃色斑點,下面還隱藏著一對亮黃色帶黑邊的后翅。紅綠黃的撞色搭配奪人眼球,成蟲體長(頭突至腹末)37-42mm,翅展68-79mm。
在廣東、廣西、福建、云南、貴州一帶分布廣泛哦,每年的四月五份是龍眼雞交配和繁殖的旺季,交配過的雌性龍眼雞會尋找合適的場所產卵,它們通常把卵產在距離地面1-2米高的樹上。
雌性龍眼雞產卵是很一個很有步驟有計劃的過程,先是自上而下產出一列卵粒,卵之間排列致密整齊。龍眼雞的卵與樹干顏色很接近,卵粒長圓形,上有橢圓形凹起,一枚卵大約兩到三毫米。
自上而下產出筆直的一列后,龍眼雞隨即由下往上走產第二列,與第一列緊緊的挨在一起,接著又是第三列,如此走了幾個來回,樹皮上就出現了幾排規則條狀組合的長方形卵塊。
產完了還有下一個步驟,雌性龍眼雞會對卵做進一步加工,它從腹部末端分泌一些白色蠟質,上下涂抹卵塊,將卵塊均勻的打上一層白蠟,在卵塊周邊的樹皮上也會蹭點白蠟。看上去,卵塊在樹上像被石灰刷過的樹皮。有了這層保護和遮蔽的白蠟,卵塊的安全系數就高多了。
一個月后,小龍眼雞紛紛掀開卵殼上橢圓形的蓋子孵化而出,幼蟲體色為全黑色,只有四到五毫米,它們會在卵塊附近停留一段時間后慢慢活動開來。這個階段它們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躲避敵害,取食葉尖最鮮嫩部分的汁液。
比起成蟲的艷麗,龍眼雞的幼蟲看上去毫不起眼,這或許也是一種長得丑長得低調保安全的策略。幼蟲一共會蛻四次皮,每蛻皮一次就會長大一點。剛孵化叫一齡,蛻一次皮就加一齡,一共會經歷五齡,體色從黑色慢慢變成黃褐色,看上去和樹干的顏色非常接近,不仔細看不一定看的出來呢。
幼蟲階段,它們仍然是吸食荔枝龍眼樹的汁液,菜譜和成蟲沒什么區別,雖不會飛,意識到危險就立即用靈活的足快速逃走。
從孵化到羽化成蟲,大約有三個月的時間,五齡幼蟲找到合適的環境,就開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變化——羽化。羽化的起始是在背上裂開一條縫,隨后,新生的紅色頭部就從舊的外皮里鉆出了,它的身體蠕動著,一點點的將新生的多彩的身體和翅從舊的外皮里抽出。剛出來的翅是皺縮在一起的,身體顏色呈現粉嫩的紅色。隨著時間的推移,充血的壓力將皺縮而柔嫩的翅膀展開,充滿血后,翅也慢慢變硬,真正完成了羽化的過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