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濕地科普小文|蚊蟲“克星”get√
479
“誰打擾我睡覺?”
原尾蜥虎(學名:Hemidactylus bowringii)是壁虎科、蜥虎屬爬行動物。體背粒鱗大小一致;頦片2對,內側一對較大;指(趾)下瓣雙行;指(趾)間蹼不發達,末端具爪;體背間有縱向斷續的棕褐色斑紋;尾近圓柱形。雄性肛前孔、股孔在肛前被2-4片鱗片分隔。生活時,頭、軀干背面棕黃色,體背有斷續的棕褐色縱向斑紋,尾部亦有棕褐色橫斑;有時體色較淺,斑紋不明顯。腹面黃白色。
“小心傷爪”
原尾蜥虎棲息于建筑物的檐縫、墻縫等隱蔽地方。白天匿居,晚上在燈光處活動。捕食燈光下的小型昆蟲,如蛾、蚊子、白蟻等。主要分布于中國華南、琉球群島、老撾、越南。
“一張自帶水印的照片”
斷尾
原尾蜥虎的某些尾椎椎體中間尚留有一個未骨化層,當它的尾部受到強烈的干擾時,會發生斷尾現象,生物學上稱為“自截”或“自殘”。尾斷后會再生,再生尾外形上與原尾不同,其內只具軟骨,其中間一般不會再斷,若具有再生尾的原尾蜥虎再發生斷尾,自截面發生在再生尾之前某個部位。
原尾蜥虎經常在房屋內外墻壁上活動,因為晚間這些地方有燈光,容易發現它,其實它還在住宅區的路邊石壁上、水溝旁、電線桿或樹枝上活動。而且隨著不同季節、溫度差異,原尾蜥虎在室外的活動地點也有差別,夏天天氣炎熱時,活動地點較高,經常在墻壁的高處,可能是較高處比較通風、涼爽的緣故,而在深秋初冬時,它們的活動地點較低,常在墻角或路邊水溝旁,可能是這些地方有利于避風。
原尾蜥虎的眼睛構造適合于在暗處觀物,它們大多在夜間活動。活動期內,每天天一黑,它們就陸續出來尋食,活動高峰是深夜11點到凌晨3點多鐘,這跟深夜人類的干擾較少有關,天亮之前它們就躲進各種縫隙內。經常在光線不太強又有蚊蠅、飛蛾等昆蟲活動的燈下活動。
在爬行動物中只有壁虎會發出叫聲,原尾蜥虎依靠舌頭與口腔的突然接觸,可以發出“啾啾”叫聲。夜深人靜的時候,從室內的墻角或縫隙內傳出的聲音可以聽得很清晰。
原尾蜥虎以蚊蠅飛蛾等昆蟲為主食,原尾蜥虎吃蟲時,它會慢慢的移近蟲子,移到足夠近時,突然間伸出舌頭,把蚊子、夜蛾卷入口中,如果蟲子比較大,它就張開上下頜,用口咬住蟲子再慢慢吞食,而不用舌頭卷。原尾蜥虎的舌頭長而寬,前端微缺舌面被絨毛狀乳突,與攝食密切相關。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編輯:夜鷺
圖片:華僑城濕地、王健
副主編:張俊鑫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