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黑鸛種群數量再創新高
近日,在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的黑鸛同步調查中發現黑鸛675只,突破了2021年同步調查的627只。在生態持續優化的大背景下,黑鸛的生存環境不斷改善,黑鸛種群數量再創新高,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靈動之美。
近年來,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把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工作作為重點,在黑鸛研究工作中科學確定研究方向,把黑鸛繁殖及遷徙研究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突破口,著力搶占黑鸛研究高地,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措施,使黑鸛等珍稀鳥類棲息地生態明顯改善,黑鸛研究工作從單一的野外觀察到綜合運用先進技術進行跟蹤監測,從對黑鸛種群數量的粗略統計到精準評估其生存狀態及面臨的威脅,取得了較大成果。
黑鸛科研監測積累豐碩。通過組建監測隊伍、開展巢址調查、強化科研合作、利用高新技術、豐富監測內容等方式,組織開展黑鸛種群繁殖監測,見證了黑鸛求偶、交尾、孵化、覓食、育雛及幼鳥出巢練飛的全過程,獲取了黑鸛研究大量第一手資料。通過對現有監測資料統計分析,已掌握張掖黑鸛繁殖習性及遷徙規律。
黑鸛遷徙研究持續深入。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于2022年開始黑鸛遷徙研究并首次為兩只黑鸛幼體安裝衛星定位跟蹤器獲得成功。至目前,為16只黑鸛安裝了衛星定位跟蹤器,分析研究其遷徙規律、種群動態、生態習性、棲息地及停歇地選擇偏好,基本證實了張掖黑鸛相對固定的遷徙路線,黑鸛遷徙研究步入快車道。
黑鸛保護工作扎實開展。近年來,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度重視黑鸛保護工作,積極投入項目資金 6136萬元,切實改善鳥類棲息地環境,尤其是為黑鸛這一珍稀物種創造了更好的生存條件。一方面,針對黑河枯水期張掖繁殖黑鸛面臨的覓食困難問題,采取人工補食等措施,確保繁殖黑鸛的成活率。另一方面,著力營造適合黑鸛覓食的多樣化生境,精心打造淺灘、沼澤等不同地形地貌,為黑鸛提供更多覓食選擇。此外,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監測和管理,不定期對黑鸛棲息地周邊開展水質監測工作,確保水源安全。同時,嚴格控制人為干擾和污染,為黑鸛創造安靜、清潔的覓食環境。通過這些努力,為張掖黑鸛種群的進一步擴大創造了良好條件,也為生態保護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結合黑鸛繁殖及遷徙研究,通過近幾年開展的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保護區鳥類棲息環境日趨向好。至目前,累計新增鳥類4目16科86種,新增鳥類占保護區成立之初155種的55.48%。根據保護區成立以來黑鸛種群監測數據顯示,張掖黑鸛種群已形成以高臺縣正義峽為基點,向周邊縣區呈扇形擴散的態勢;在保護區臨澤段和甘州段,黑鸛種群數量穩步增長;在保護區外的山丹、民樂、肅南縣均發現了黑鸛種群。至目前,全市共監測發現黑鸛巢址82處,其中繁殖巢32處,四年共繁殖黑鸛100只,成活82只。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