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訪談 | 欣賞自然最自然的狀態
志愿者訪談130
在華僑城濕地活躍著一群普通卻不平凡的人,他們用信念和行動傳播生態文明、推廣自然教育,為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著。今天的訪談對象是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第十二期志愿者——蒹葭(謝云文)。

自然名的由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提到蒹葭二字讓人自然而然的想到《詩經》中的這句名句。但蒹葭老師取這二字作為自然名,背后更多了一分思考。蒹葭即蘆葦,她說相較于繡球這樣的園藝植物,蘆葦更加原生態也更有詩意,同時又沒有像青葙(也是她喜歡的植物)那樣有后庭花的歧義。繼而為自己取名蒹葭。她說:“原來的她就很喜歡植物,一直把自己定位為植物愛好者,但那時只欣賞園藝植物,來了華僑城濕地之后自己學會了欣賞野生植物”。

01 留下,是為了“回饋”
過往在芯片行業做高管的她,一年前決定要將職場生活告一段落,給自己放個假。她說接下來打算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必再因為工作的原因而和價值觀其實并不一致的人打交道,可以自由而放松地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讓自己開心點。了解到華僑城濕地也是因為朋友的介紹,出于想回饋社會而加入志愿教師隊伍。

02 拆掉,心里的“墻”
以志愿者身份在濕地帶領課程或者活動的過程中,蒹葭說她自己其實也收獲了很多。現在的蒹葭,每次去“站東門”(東門定點服務)都會覺得自己就是濕地的主人,濕地就像家一樣。有人來家里做客,作為主人自然要和所有來客打招呼而不必顧忌對方的戒備心,而訪客看到穿綠馬甲的她也更容易放下防備心。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心理上的調整,陌生人之間的疏離感消失了,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那堵墻被拆掉了。

03 愉悅,來源于大自然
上周蒹葭完成了華僑城濕地第六期小鳥課堂種子導師培訓并順利畢業。作為資深植物愛好者的她,在課程開始前并沒有特別多的期待。但上完第一次課,她就覺得這個培訓為自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第一次課結束,就趕緊購買了屬于自己的望遠鏡。現在的蒹葭,只要出門就會帶上自己的望遠鏡,方便她隨時隨地觀鳥。她說:“觀鳥給人帶來的那種喜悅是沒辦法在課堂上通過PPT來感受的。只有真正地走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尋找,才能體會到這種愉悅。”她說她自己最近也認識了幾種鳥,能夠叫的上來一些鳥的名字。不難發現,談及觀鳥時她的言談中透露著最簡單純粹的開心。

04 復盤,遇見更好的自己
對于濕地的管理,蒹葭覺得做的很棒。很認可對那些想要加入濕地志愿者隊伍的人進行考核的做法,也很贊同每次課后的復盤環節。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所有志愿者教師們的課后復盤,都是為了下次可以做的更好。談及將來,她說:“反正志愿者又沒有退休一說,她想要做一輩子的志愿者。”


想要了解更多環保志愿教師訪談的文章么?想要看到更多可愛的志愿者的精彩瞬間么?掃描二維碼進入志愿者訪談目錄吧!
志愿者訪談
編輯:毛竹
圖片:華僑城濕地、蒹葭
副主編:葶藶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