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IUCN的建議新增6處世界遺產地
7月26日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6屆會議上,宣布新增6處由IUCN建議的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遺產部主任Tim Badman表示:“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建議,世界遺產委員會大大加強了對這些世界瑰寶以及特殊生物和地質多樣性源頭的保護?!?/p>
“這些地區擁有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沙丘、特殊的穴居物種、泥炭沼澤和沼澤地,以及重要的鳥類遷徙路線,但所有這些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它們將受益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所帶來的國際認可?!?/p>
列入該名錄的遺產地有:
法屬波利尼西亞 人類之地-馬克薩斯群島
(Te Henua Enata - The Marquesas Islands, French Polynesia)
這些島嶼是陸地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法屬波利尼西亞法屬海外領地特有物種的熱點地區,擁有 305 多種植物物種,沿海魚類和海洋軟體動物也具不同尋常的地域獨特性。10 世紀至 19 世紀期間,埃納塔人曾在歷史上初步占領過馬克薩斯群島,因此這里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英國 弗羅濕地區
(The Flow Country, United Kingdom)
該地區保護著歐洲現存最大的泥炭沼澤生態系統之一,也是第一個以泥炭地為主題的世界遺產。其持續不斷的泥炭形成過程繼續大規模固碳。
巴西 倫索伊斯-馬拉年塞斯國家公園
(Len?óis Maranhenses National Park, Brazil)
該國家公園擁有令人嘆為觀止、對比鮮明的沿海沙丘生態系統。該公園因氣候和海洋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地貌而被列入名錄,包括在廣闊的沿海沙丘上形成的臨時湖泊的季節性變化。
中國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Badain Jaran desert - Towers of Sand and Lakes, China)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偏遠的內蒙古自治區,是舉世聞名的極度干旱地貌,擁有大量引人注目的沙丘間湖泊。由于每個湖泊的鹽度和微生物群落各不相同,這里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色彩。
中國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
(Migratory Bird Sanctuaries along the Coast of Yellow Sea-Bohai Gulf of China)
根據IUCN的建議,現有遺產地增加了約十個新的組成部分。這些新區域包括東亞-澳大利西亞航道沿線一些最重要的候鳥棲息地。IUCN建議今后進一步擴大范圍,增加對候鳥遷徙至關重要的地點。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拉夫諾的熔巖風洞
(Vjetrenica Cave, Ravno, Bosnia and Herzegovina)
維杰特雷尼察洞穴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最長的洞穴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穴居動物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共有 231 種地下生物多樣性類群棲息于此。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IUCN將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締約國共同努力,落實委員會的建議,保證洞穴系統有充足的水源,并確保有足夠的資金。
法圖伊瓦島,馬爾基斯島
(Fatu Hiva, Les Iles Marquises)
巴丹吉林沙漠
(Badain Jaran Desert)
倫索伊斯-馬拉年塞斯國家公園
(Len?óis Maranhenses National Park)
福爾西納德弗羅濕地的覆被泥炭沼澤
(Blanket bog of the Flow Country, Forsinard)
此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四十六屆會議上呼吁增加自然保護的代表性和關注度。
IUCN是世界遺產委員會在自然方面的官方顧問,該委員會是《世界遺產公約》的理事機構,由《公約》21個締約國組成,今年由印度擔任主席。在過去的一年里,IUCN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和實地考察,評估可能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新遺產地,并為現有世界自然遺產地(包括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的保護狀況提供技術建議。
IUCN呼吁就三個關鍵問題采取行動:
首先,需要采取行動解決《世界遺產名錄》的不平衡問題,并支持代表性不足的地區和國家。世界遺產委員會在第 45 屆擴大會議(利雅得,2023 年)期間成立了一個不限成員名額的國家工作組,該工作組一直在討論加強合作和支持的必要性,以解決《名錄》中的差距問題,IUCN注意到一系列世界級的自然保護地,其可以幫助確保世界遺產適當地包含地球的自然財富。
其次,采取基于人權的方法,確保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對于世界遺產委員會做出充分知情的決定至關重要。原住民、地方社區和民間社會必須有機會在委員會會議上發言,特別是在委員會通過決定之前發表意見。在這方面,我們歡迎世界遺產國際土著人民論壇(IIPFWH)于 7 月 24 日組織一次會外活動,重點是促進對土著人民價值觀和權利的尊重,包括所有世界遺產名錄的 "自由事先知情同意 "的重要性。
第三,IUCN認為《世界遺產公約》必須更加重視自然保護成果,包括世界遺產對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和相關全球目標的重要貢獻。IUCN將舉辦邊會活動,以加強《世界遺產公約》對全球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貢獻,以及如何動員有效行動所需的承諾和資金。
IUCN還將通過與國際文化財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CCROM)在世界遺產領導力計劃方面的合作,共同舉辦第六屆世界遺產地管理者論壇。該論壇的重點是通過建立國際網絡,促進世界遺產地管理知識和經驗的交流,提高遺產地管理者的能力。今年,來自 34 個國家的 80 多名遺產地管理者將探討IUCN綠色名錄、自然與文化的聯系、災害風險管理和包容性管理等主題。
關于世界保護自然聯盟和世界遺產公約
自1972年《世界遺產公約》生效以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作為《世界遺產公約》下關于世界自然遺產的官方咨詢機構發揮了獨特的作用。這包括領導所有新的世界自然遺產和混合遺產地提名的技術建議,監測現有世界自然遺產和混合遺產地的狀況,以及新增加的初步評估程序,就潛在提名的可行性向締約國提供直接建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還在《公約》框架內獨立開展工作,通過中央秘書處團隊、專家委員會和成員組織領導的廣泛的計劃和政策網絡,為全球的世界遺產地提供支持。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