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地榆
媒體:原創 作者:“復葉槭”自然札記
專業號:“復葉槭”自然札記
2025-09-05 23:27:04
????自然札記??400
地榆
地榆穗狀花序密集頂生,萼片花瓣狀,紫紅色,無花瓣,呈圓柱形直立開放,常被形容為“紫焰”或“赤焰”,紫紅色的花萼似火炬般熾熱,隨風搖曳時具有深沉雋永的動態美感。
經常在山野遇見地榆花序,相逢時欣悅觀察,相別后卻不曾記錄——總是一見面就只想不同角度拍搖曳生姿,時而含蓄,時而奔放的花序,想起來記錄時才知道連葉都沒拍到,果實遇見了也不會多注意。
8.29.下午雨中在華州區大明鎮金堆峪再遇地榆,還是忘記拍莖葉,暫借一資料圖片記錄,后再補增。
地榆,別名黃瓜香、山棗子,薔薇科地榆屬多年生草本。
根粗壯木質化,多呈紡錘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單數羽狀復葉,小葉5-15,長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邊緣有多數粗大圓鈍稀急尖的鋸齒。穗狀花序頂生呈圓柱狀,花小而密集,萼裂片4,花瓣狀,紫紅色,無花瓣,雄蕊4,瘦果褐色,有縱棱,包藏于宿萼內。花期7月,果期8月。
地榆耐寒、耐水濕,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再生性強,經過刈割,可再生。
廣布于歐洲、亞洲北溫帶,在我國大范圍分布。生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叢中、疏林下,海拔30-3000米。
種子或分根繁殖均可。3-4月或8月中下旬條播。分根繁殖,在早春萌芽前將根部挖出,分成3-4株,挖穴栽植。
地榆是良好的牧草,草質柔軟,無毛無異味。根入藥,性味苦、酸,微寒,有涼血、止血、收斂止瀉的功效,外敷治療燒傷、燙傷。根、莖、葉含有鞣質,可提制栲膠。嫩葉可食也代茶飲。種子可榨油。在園林中也有少量應用,適合墻邊、山石邊、坡地、林緣片植觀賞,也可作花境植物,或作切花(花序)觀賞。
閱讀
11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