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關注森林網、浙江省林業局、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主辦的“數字標本獎”競賽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有1492名志愿者成為物種觀察員,被觀測物種約1.6萬種,觀察地點涵蓋了保護地268處,鄉域923個。
本活動的目標是: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加強林草科普宣傳,鼓勵社會公眾自愿參與自然教育,鼓勵社會公眾自愿成為公民科學家。活動主題為:記錄大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活動口號是:每月五分鐘,咱們一起拯救地球。
制作數字標本,是生態感知的重要手段,是一項偉大的科學活動的組成部分。物種卡、物種隨拍、物種肖像、物種視頻、物種畫作,統稱為數字標本。凡每周至少發布一幅數字標本的參賽者,滿一年后,授予當年公民科學家稱號,發給電子版證書。
通過開展“數字標本獎”競賽活動鼓勵大家制作數字標本,在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加強林草科普宣傳、保護古樹名木、保護動值物、提高植被覆蓋、保護生物多樣性、濕地水鳥監測、研究昆蟲活動、監測外來物種、生態感知、“雙碳”目標等多個方面具有廣泛意義,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多維度的推動作用。
一、生態文明理念的沉浸式傳播
通過數字標本的視覺化呈現,可將抽象的生態概念轉化為具象的物種故事。如以動態標本展現紅樹林胎生現象,比文字描述更具感染力。參賽作品的網絡傳播形成裂變效應,使生態保護理念突破地域限制,形成全民參與的傳播矩陣。
二、林草科普的數字化轉型
基于AR技術制作的3D物種卡,可立體呈現樹木年輪結構;延時攝影記錄的古樹四季變化,構建起古樹名木的"數字生命檔案"。這類數字標本使林業知識擺脫傳統展板模式,通過交互式體驗提升科普效果,特別是對Z世代群體更具吸引力。
三、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創新實踐
建立濕地水鳥遷徙數字圖鑒,通過AI識別技術實現物種自動監測。
昆蟲活動軌跡的微距視頻標本,揭示傳粉生態系統的精妙運作。
外來物種的數字化標記系統,構建入侵風險預警數據庫。
瀕危物種的虛擬標本庫,減少實體標本采集對生態的干擾。
四、生態感知能力的全民提升
參賽者通過制作數字標本,培養"生態之眼":普通市民拍攝小區植被覆蓋率變化,學生記錄校園昆蟲多樣性,形成分布式生態感知網絡。這種參與式科研模式使公眾從生態觀察者轉變為數據貢獻者,極大拓展專業研究的時空維度。
五、"雙碳"目標的數字化支撐
樹木年輪標本的數字化分析可追溯百年碳匯變化,植被覆蓋的動態影像標本構建碳儲量計算模型。通過競賽積累的生態大數據,為碳匯交易、生態補償等機制提供可視化依據,推動綠色金融創新發展。
六、文化遺產的科技傳承
對千年古柏進行激光掃描生成數字孿生體,用VR技術復原歷史名木的時空變遷。這種數字標本不僅留存物質形態,更承載文化記憶,使古樹保護從實體維護升級為數字傳承。
該競賽通過構建"創作-傳播-應用"的生態閉環,激發全民參與的漣漪效應。參賽作品經系統化整理后,可形成動態更新的"數字生態百科全書",為政府決策、科研攻關、教育實踐提供鮮活素材,真正實現"人人都是生態記錄者,個個都是文明傳承者"的治理新格局。
歡迎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攝影愛好者及關注物種保護的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活動中來,為我國的生態保護事業添磚加瓦,共同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多樣性,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期待您的支持!
獎項設置
1.數字標本熱搜獎
2.數字標本記錄獎
3.數字標本組織獎
4.數字標本學術獎
5.數字標本博物獎
6.數字標本藝術獎
7.數字標本家庭獎
8.數字標本攝像獎
9.數字標本繪畫獎
10.數字標本寫作獎
11.數字標本團體獎
12.數字標本巡護獎
獎品設置
除團體獎外,各獎項獲獎者1人,獎金7500元;各獎項入圍者10人,獎金各1000元。
所有獲獎者、入圍者,均授予獲獎證書。
參賽方式
在關注森林網或物種庫網站注冊,申請成為志愿者,按要求制作數字標本。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