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山城?聚焦病毒研究新進展】第六屆全國病毒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渝成功舉辦
2024年9月28日,由中國微生物學會病毒學專業委員會、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與重慶市婦幼衛生學會聯合主辦,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生物安全專業委員會、重慶市婦幼衛生學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的“第六屆全國病毒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吉林大學、蘇州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以及深圳灣實驗室等單位的40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開幕式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華子瑜教授主持。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趙曉東教授,中國微生物學會病毒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袁正宏教授,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教授,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生物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程功教授分別致辭。
主旨報告環節匯聚了多位領域內的知名專家,他們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與思考:重慶醫科大學黃愛龍教授分享了《抗病毒藥物研發實踐與思考》,深入探討了當前抗病毒藥物的研發現狀與挑戰,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校長王健偉教授則以《呼吸道感染病原學研究進展:實踐、探索與思考》為題分享了近年來呼吸道感染病原的研究進展,分析了臨床實踐中的關鍵問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袁正宏教授在《干擾素與慢乙肝治愈》報告中介紹了干擾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中的應用及最新研究成果。廣州國家實驗室郭德銀教授在《RNA病毒大流行風險與廣譜抗病毒藥物研發》報告中討論了RNA病毒的傳播風險及開發廣譜抗病毒藥物的重要性。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舒躍龍教授則在《Host factors affect the pathogenicity of H7N9 viruses》報告中探討了宿主因子對H7N9病毒致病性的影響,提出了未來研究的方向。與會者積極參與討論,分享各自的觀點,氣氛熱烈,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碰撞。
會議除了主旨報告外,還安排了四個平行專題研討會,分別圍繞病毒與宿主互作機制;病毒遺傳進化與分子流行病學;病毒感染、免疫與致病機制;病毒診斷、藥物和疫苗研發四個主題開展深入研討。參會者與頂尖學者面對面交流,分享研究成果,推動學術合作。
經過專家評委遴選,6位青年學者的學術墻報獲得優秀學術墻報,分別是:軍事醫學研究院李劍,武漢大學任萱秀,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林躍智,廣州實驗室張鵬飛,北京大學鄭婷婷,重慶醫科大學李思慧。
病毒學作為現代生物醫學的前沿領域之一,近年來隨著新冠病毒、寨卡病毒、猴痘病毒等新發、突發及再發傳染病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嚴峻挑戰,我們深刻認識到病毒學研究在疾病防控、疫苗開發、抗病毒藥物研發等方面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面對新發傳染病、耐藥性病毒以及全球化帶來的跨境病毒傳播等問題時,病毒學的研究顯得尤為迫切和關鍵。本次會議召集了國內病毒學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的資深及青年專家學者,從多個角度共同探討病毒學最新研究進展與前沿技術,進一步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為病毒學的研究和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會議報告內容精彩紛呈,全面展示了我國病毒學及其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反映了近年來病毒學領域的新進展、新成果,促進了跨學科的合作與創新,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病毒的本質和傳播機制,從而為預防和控制病毒感染提供更有效的策略。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青年病毒學者搭建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病毒學領域的合作與發展,也為推動我國病毒學研究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共同應對新發及再發病毒帶來的挑戰。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