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虎:一位擁有多項“技能”的野保人
馬文虎:一位擁有多項“技能”的野保人
馬文虎,一位深耕基層一線30年的野保人,從1993年至今任職在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年來,馬文虎多次參與大熊貓樣線調查、扭角羚種群和川金絲猴種群等多項調查。主動申請完成一些位置偏遠、條件艱苦的樣線,積累的多年野保一線工作經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野生動植物知識體系,練就了一身野外工作的“特殊技能”。
“傳道授業”的師者風范
在不斷地引導中,目標越來越清晰。1993年,馬文虎初入唐家河保護區,對于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對保護區的各種業務都還是茫然若失的樣子。當時,作為科教科科長的諶利民(現任唐家河黨委書記、管理處處長)看出了他內心的不安,每次野外工作的時候都帶著馬文虎出入山林溪畔,尋蹤覓跡。每一次的野外工作,諶利民都會傳授自己多年積累的野外經驗,帶著馬文虎發現自然界的各種不同驚喜,慢慢的深山里的時光也讓馬文虎覺得充實有意義。一年半后,諶利民看到了馬文虎對科研保護工作的熱愛,帶著馬文虎參與了保護區資源調查和動植物標本制作的團隊,從標本選取-測量數據-剝離皮張-標本防腐-制作假體-填充假體-縫合整形-后續處理,一系列的流程下來,馬文虎看見了保護區團隊的精神,更看見了諶利民身上超群絕倫之處,對自己的人生目標也是逐漸清晰明了了。
在不斷的學習中,專業越來越扎實。自保護區工作以來,為了更好的提升干部職工的專業能力,除了日常作業外,馬文虎被單位選派參加了“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園林綠化設計和配置”“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等專業知識的培訓,他始終保持學之以恒的態度,切實把所學的東西用到實處,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的自我學習,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辜負領導和單位的重托。
在不斷的實踐中,經驗越來越豐富。隨著唐家河保護區科研監測穩步開展,馬文虎先后參加了勺雞生態調查研究項目、黑熊研究項目,扭角羚生態研究項目、川金絲猴生態研究項目和區內不同海拔段的紅外相機的安放工作,積累了很多自然生態知識。在保護區工作30年的時間里,從充實自己到輸出經驗,馬文虎多次接待來區的國內外專家、團隊科學考察和生態旅游活動,生動講述自然故事,得到專家和游客們的好評。

“火眼金睛”的攝影愛好者
在多年的巡護監測過程中,馬文虎的鏡頭多次捕捉到唐家河一些珍稀物種在自然環境下的生活狀態,先后8次遇到野生大熊貓,拍攝到的川金絲猴、扭角羚、黑熊、豹貓、果子貍、毛冠鹿等珍稀獸類多達40余種,相關鳥類300余種,照片和庫存量達到了2T。首次拍到黑啄木鳥、首次拍到棕背黑頭鶇、首次拍到栗背短翅鶇,他所拍攝的照片成為這些動物在大眾視野中的“首秀”。還有太平鳥、藍短翅鶇、紅頸瓣蹼鷸、斑翅鷯鹛,這些罕見的小動物們都躲不開馬文虎的“火眼金睛”。
2014年,在唐家河松光梁(地名)巡護監測過程中,馬文虎捕捉到了清晰準確的水獺影像,這是唐家河保護區首次拍攝到水獺這一珍稀物種。這張照片不僅斬獲了當年《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的銅獎,也引發了社會大眾對歐亞水獺這一珍稀物種的關注。2019年以“守護水獺的明天”為主題的“第十四屆國際水獺研討暨培訓交流會”在四川唐家河舉辦,來自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的水獺研究專家與保護者代表前來參加會議,這也是國際最高水平水獺專題會議,更是首次在中國舉辦。
除此之外,馬文虎在唐家河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照片,在國家標本制作平臺的攝影比賽上獲得了二等獎,并被《大熊貓圖志》收藏;作品《雨中的羚牛》在第二屆全國生態作品大賽”中,獲得攝影類優秀獎。
馬文虎介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唐家河自然保護區除已經記錄的各種野生動植物之外“從2014年到現在,又新增了28種之前沒有見過的動植物。”
用影像記錄野生動植物,記錄自然,同時也在保護自然。據了解,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0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有11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6種。特別是以大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灰冠鴉雀為代表的“國寶”當屬保護區內的“動物明星”。在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中,唐家河共有野生大熊貓39只。
“幽默豁達”的自然導師
每年寒暑假,唐家河管理處都會開展在校學生和自然愛好者開展自然教育體驗活動。作為自然教育體驗師的馬文虎,都會積極參與其中,他的課堂風趣幽默,專業性強,用最普通的語言講述最專業的知識,一堂課下來,同學們收獲頗多,對這位自然導師也是格外喜歡,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馬老師。他所帶的學生加起來沒有一萬也有上千人。
每次課堂,馬老師都會背著相機、望遠鏡和三腳架等等設備,每次出門都負重40斤左右的觀測設備,即使這樣,他也是非常開心的帶著學生們觀察動物,講述著大自然里神奇的故事,將他的這份熱愛播種和傳遞。
2018年,馬文虎以自然教育體驗師的身份站上了三尺講臺,向美國國家地理自然旅行團介紹了唐家河這片美麗又神秘的土地,他分享的內容精彩紛呈,聽眾都驚嘆不已,贏得了現場一片掌聲。

“一線最美”的野外巡護員
1993年,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招聘野外巡護工作人員。當時24歲的馬文虎,雖然沒有專業背景,但是憑借自己對自然環境的熟悉競聘成功,試用結束后,他也順利成為了這里的一員。由此,兒時喜歡看《動物世界》的他真正來到了動物世界。
5月22日,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他講述了自己一身迷彩、一臺相機,用腳步丈量唐家河的每寸土地,用鏡頭記錄野生動植物美好瞬間的故事。
“唐家河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馬文虎介紹,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勢略呈三菱形,大草坪最高海拔3837米,白果坪保護站最低海拔1150米,海拔和氣候的差異造就了這里豐富的動植物種類。
這里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也是全世界低海拔地區野生動物遇見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野生動物的天堂”。從1993年至今,馬文虎就一直在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內從事野外巡護一線工作。與山林為伴,為草木為友,這一呆就是30年。
馬文虎長期奮戰在野外第一線,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守護著大自然的生態安全;他身居深山野林、收入微薄,克服設備和裝備簡陋帶來的挑戰 ,他用自己的堅守和汗水,護衛著4萬公頃的生態樂園唐家河。
巡護監測并不是逛馬路看云淡風輕,縱橫山水,在保護區轄區內巡護監測需要同時兼顧多種任務。記錄動植物數量、種類,救治受傷的動物,遇見非法入區的人,還要耐心勸阻......加大對非法入區、夜間潛入捕魚等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
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馬文虎都要在區內巡視好幾個小時,在深山原始林中徒步十多公里。30年來,爬過大草堂、大草坪、麻山等艱險的地方,累計257200公里路程。從不間斷的守護著這片原始生態。

“戴月披星”的學習榜樣
用影像保護自然,用行動詮釋擔當,用熱愛堅守初心,2022年馬文虎被四川省總工會評選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大力弘揚了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充分發揮榜樣作用,進一步引領全體干部職工為保護事業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最美巡護員’、‘大熊貓守護者’、‘優秀工作者’、‘先進工作者’這些榮譽,都是組織給我莫大的肯定,我的內心充滿了暖意,猶如和煦的春風,溫暖的陽光撒在我的身上,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唐家河團隊的肯定,對我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指明了方向,我將更加出色的完成各項工作,不負期望,不負熱愛,不負青山綠水。”馬文虎說。
榜樣是有力量的。在唐家河管理處處處都能感受到一股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爭做先進的濃厚氛圍。當然,馬文虎就是年輕一代成長路上最好的標桿之一,是年輕一代的學習的好榜樣。工作上,馬文虎常常帶領同事們一起出野外,傳授多年積累下的經驗,起到了表率作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身作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身邊同事;學習上,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時,還經常和同事們交流探討,共同進步。
我們響應時代的呼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平凡崗位上作出應有的貢獻,從榜樣身上汲取積極向上的力量,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向優秀求教,我們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借馬文虎的力量帶動身邊更多的人,成為別人的榜樣,發揮榜樣傳承精神,帶動了保護區年輕一代同心同行,跨過了一道又一道河溝,翻過了一座又一座高山,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好的成績。
馬文虎是為生態環境保護而生的最美行動者,他把滿腔熱血和青春奉獻給了唐家河保護區,為唐家河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作出了優秀貢獻。正是有了這些一線工作者的精心管護,唐家河保護區才能以更加豐富的生物結構和自然風貌,吸引著萬千候鳥、珍稀動物歸去來棲,成為世界級生態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這就是世界本來樣子唐家河!
作者:張正鳳
審核:李明富
審發:諶利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