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上空的猛禽
漢江發源于秦嶺南坡寧強縣嶓冢山石牛洞,自西向東蜿蜒流淌,串聯起華夏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的千年記憶。這條古稱“天漢”的巨龍,在漢中盆地舒展身姿,將最靈動的生命密碼印在了北緯33度的時空。
漢江得秦嶺和巴山共同滋潤庇護生態條件得天獨厚,自古就是中國中部優良的候鳥冬棲息地,也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通道。漢江上空更是猛禽的天堂,我們利用業余時間,持續觀察記錄漢江上空出沒的各種猛禽,截至目前已觀測到猛禽3目4科,計29種。
鷹形目(Accipitriformes)猛禽種類和數量都是漢江之最,實為漢江上空的王者。漢江有:鶚、黒翅鳶、赤腹鷹、松雀鷹、雀鷹、黑鳶、黑冠鵑隼、鳳頭蜂鷹、鳳頭鷹、大鵟、普通鵟、毛腳鵟、靴隼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尾鷂、白腹鷂共17種。它們如同空中騎士團,從展翼2米多的白肩雕到僅重180克的黒翅鳶,用翼梢在漢江蒼穹書寫空地獵殺兵法。白尾鷂四季巡河的軌跡與冬季白尾海雕掠過江面的俯沖線,構成了雄鷹歷法的陰陽刻度。鷹形目猛禽以其矯健的身姿和凌厲的眼神,成為了漢江上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鷹形目大鵟(kuáng)
隼形目(Falconiformes)猛禽號稱空中刺客,體型小巧而矯健勇猛,迅疾的飛行速度和精準的獵殺技巧是大自然賦予它們的獨門絕技。游隼389公里每小時的死亡俯沖,成為漢江鴨類和小型獸類的夢魘;紅隼憑完美的流體力學懸停捕食,有效抑制漢江濕地嚙齒類泛濫。漢江已記錄到?:紅隼、燕隼、游隼、黃爪隼、紅腳隼5種隼形目猛禽。這些天空刺客用羽翼刻畫著漢江生態系統健康指數,用尖喙利爪維護漢江濕地的生態平衡。
隼形目游隼
鸮形目(Strigiformes)為夜空隱者,它們是神秘的夜行性猛禽,羽色暗淡其貌不揚,卻以獨特的叫聲和精妙的捕食技能而聞名。黃腿漁鸮的虹膜能在0.01勒克斯下鎖定游魚,領鵂鹠的聽覺神經可解析雪落枯葉的微妙震動。?漢江濕地已記錄到短耳鴞、鷹鸮、鵰鸮、黃腿漁鸮、縱紋腹小鸮、斑頭鵂鹠、領鵂鹠7種鸮形目猛禽。它們通常在夜晚悄然出沒,瞳孔里藏著漢江最古老的生物鐘。
鸮形目領鵂鹠(xiū liú)
在漢江的三維生態劇場中,猛禽們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演繹著各自的傳奇。當我們用長焦鏡頭記錄草灘里滑翔的短耳鸮,用望遠鏡解析黑鳶雙翼的流體構造時,實際上是在參悟大自然的生態密碼。每只大鵟的遷徙路線,都是跨越蒙古高原與江漢平原的基因紐帶;每處河岸上的猛禽巢區,都是檢驗流域治理的活體試紙。
漢江的猛禽圖譜,恰似懸浮在天地間的青銅鑒,既照見《詩經》"鴥彼晨風"的古老記憶,更映現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現代答卷。漢江上空的這些猛禽,不僅是自然界的寶貴財富,更是人類共同的朋友。守護這群天空原住民,就是在守護華夏文明最初的生態記憶。讓我們共同珍惜這份大自然的饋贈,保護好漢江濕地,讓這些珍稀的猛禽永遠翱翔在漢江上空。(供稿/供圖 張永文 編輯/師杜娟 審核/郭明)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