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美廣州,城央濕地萬鳥集
時值冬月,北方此時正萬物蕭瑟,南國廣州仍溫暖如春,成群結隊的候鳥翩然飛抵。
城央白鷺翩躚,是冬日羊城一大特色美景。
秋冬季節,沿著全球9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數以十萬計的候鳥穿行萬里,來此尋覓溫暖的繁殖地與越冬地。
作為城央的拍鳥必“打卡點”,海珠濕地的湖心島上,鷺鳥們悠閑地享受著冬日暖暖的陽光。
海珠濕地地理位置優越,是我國5條候鳥遷徙通道中東部和中部2條遷徙路線的途經會合地,也是東北亞2條遷徙通道的途經停歇地。
海珠濕地基于本土的客觀背景與特色,針對水鳥種類、數量、生長習性及其生境多樣性等關鍵點,借鑒自然智慧,以自然之力和人工輔助手段,開展水鳥棲息地構建關鍵技術的自主探索與創新,營造多樣的鳥類生境,為鳥類提供棲息、庇護生境和食物資源。
開食堂
▼ 構建本土水生動物基因庫,讓鳥類重新吃上“本土魚”
采用梯度化空間布局營造稻田棲息地,構建出復雜稻田生態系統。有別于傳統的農耕式稻田,棲息地內形成深水區、淺水區、開放水面及裸露的開放陸地,為不同習性的水鳥提供安全的起降和覓食場所。
在水鳥的捕食區內將傳統的“耕道”變“魚道”,連接潮汐系統,為本土水生動物泥鰍、魚、蝦、蟹、河蚌等底棲生物提供生存和繁殖的空間。種植的水稻與豐富的底棲生物為鳥類提供豐富且多樣的食源,形成完整且穩定的生態鏈。
▼創新的高潮位棲息地,讓水鳥告別漲潮時無處覓食的煩惱
漲潮后,鳥類依然可以在淺灘覓食
根據水鳥在漲潮時向內陸高地遷移的特點,利用水位調控營造出與自然潮汐反向的水文條件、淺灘濕地和裸露高地,解決水鳥在漲潮時無處歇息的困境。
裸露高地重點營造兩類自然彎曲、露出水面的沙質堤和石質堤,避免出現喬木等高大植被,讓在此停留、覓食的水鳥可以清晰觀測各個方向的潛在威脅,加強鳥類覓食的安全感。根據鳥的腳長限制水的深度和漸變的坡度,為不同習性的水鳥配置適宜的覓食場所。
根據鳥的腳長確定水深,按照水鳥的翅長與起降距離確定水面寬度,量身定制5.3公頃的淺水“食堂”。由潮汐流從上游的果林濕地帶來豐富的魚、蝦、蟹、螺及其他底棲生物,方便水鳥覓食。
筑家園
為解決鳥類“筑巢”的需求,海珠湖中央的4個游人島升級為鳥島,通過加密筑巢林、拓展島嶼淺灘、布置枯木及增加浮排,為成千上萬的鳥兒提供家園。
▼營建深水區草灘系統,創新鳥類生境
針對人工湖泊水深水鳥難以停歇的問題,沿陡岸邊緣設計供水鳥停歇覓食的“生態浮島”。
生態浮島結構由下到上依次為新鮮竹子、具有良好種子庫的底泥,竹子用纜繩固定,形成竹排,竹排可隨水位變化起伏。
在竹排周圍用松木樁打樁固定,松木樁頂高于最高水位,既作為固定竹排的樁位,又可為水鳥停歇提供站點。
竹排內鋪設薄層具有良好種子庫的底泥,種植挺水植物和濕生草本植物,形成略高于湖水水面的淺灘植被,為水鳥營建類似淺灘的生境,有效擴大水鳥的棲息空間,浮排上種植的植物也為鳥類提供了部分食物來源。
▼構建鷺鳥繁殖地,提升招引鷺鳥繁殖效果
篩選種植速生先鋒樹種以及高大且枝葉茂盛的樹種,以便于鷺鳥搭巢,既能實現快速滿足鷺鳥的筑巢需求,又能持續提升林冠尺寸、郁閉度與筑巢空間多樣性,為鷺鳥提供可持續的高大濃蔭、宜食宜棲的筑巢空間。
植物種植考慮搭配生態位形成高度差,可顯著增加鷺鳥筑巢的選擇性,利用鷺鳥集群性棲息的習性,達到快速招引鷺鳥繁殖的效果。高度差搭配利用高低錯落重疊的林冠,形成適應不同生態位的筑巢空間,樹木的多樣性也能為鳥類提供花果食源。
不打擾
重開闊空間,讓水鳥更有安全感
締造人鳥共同家園,隱蔽式探索棧道解決“人進鳥退”的困局。設計從嶺南木窗花格獲得靈感,根據視角控制實現隱蔽行蹤卻不遮擋景觀的效果,市民可近距離觀察鳥類棲息、繁育、捕食的場景。
留野地
海珠濕地除了開放區域以外,還有總面積約11000畝的保育區,主要包括小洲、赤沙、北山和侖頭等地塊。

小洲核心保育區內,鷺鳥在果樹枝頭筑巢
“傳承嶺南生態智慧,修復垛基果林濕地”是保育區的主要修復理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角度出發,通過實施自然恢復為主、人工干預為輔的保護修復手段,恢復嶺南垛基果林濕地、基塘濕地和城市小微濕地群,充分挖掘和展示嶺南垛基果林濕地魅力,恢復濕地生態服務功能,也為鳥類在城市中留下一片自在天地。
在全球超大城市中心,海珠濕地堅持“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維持河網濕地、保留傳統的基塘農業文化遺產,重建海珠“五素同構”( 基,果,水,岸,生)的濕地生態系統整體構架,生物多樣性持續提高。
經過11年的生態修復與保護,海珠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不僅能為市民游客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更是為大量珍稀鳥類提供重要的覓食停歇地和棲息繁衍地,為眾多野生動物營造了濕地家園,具體而生動地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真諦,為我國超大城市生物多樣性修復貢獻“廣州方案”。
*部分文字來源于《廣州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