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愛鳥周”系列公益宣傳活動(十二)
今年首只人工繁育丹頂鶴幼雛破殼
4月26日17:05,盤錦今年首只人工繁育的丹頂鶴幼雛破殼而出,與這個美麗的世界相見!
從圓滾滾的蛋到毛茸茸的寶兒,它的出生歷時32天。3月25日下午種鶴產蛋,開始自然孵化;4月10日8:30,它被送入孵化器,正式進入人工孵化程序;4月25日20:00,它第一次叨破蛋殼,呼吸外面的空氣;次日17:05,它經過不斷努力,徹底擺脫了蛋殼的束縛……
“目前來看,它的狀態非常好!”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鶴類繁育保護站站長于長斌向記者介紹這只丹頂鶴幼雛的狀況時,顯得異常興奮。這也是他自去年年底到任以來,首次參與丹頂鶴人工繁育工作、見證幼雛破殼而出。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樣——這是他對自己此刻心情的形容,其實也是所有鶴類繁育保護站員工的共同心情。
市委、市政府對丹頂鶴人工繁育工作十分重視,尤其是今年,丹頂鶴人工繁育的總體目標定在了80只。人工繁育工作啟動一個多月來,鶴類繁育保護站8名員工輪班值守,真的就像呵護自己未出世的孩子那樣,時刻關注,每個環節都小心翼翼。
在它成功破殼前,大家就為它取好了名字,叫“小一”。“小一”不僅寓意它是今年第一只人工繁育成功的丹頂鶴,也寓意林濕人對丹頂鶴人工繁育工作一如既往、一心一意的堅守和付出。
30多年潛心于丹頂鶴人工繁育工作的鶴類繁育保護站員工趙仕偉說,繁育丹頂鶴是最熬人的:要實時監測、調整孵化器內部的溫度和濕度,保持通風;每天雙數整點12次晾蛋、翻蛋;胚胎形成后進入“落盤”階段,轉移至出雛箱,與其他種蛋分開,人必須守在一旁,隨時進行觀測……
成功破殼的“小一”在出雛箱繼續停留24小時左右,就可以首次進食了。然后它會被送到育雛筐,由鶴類繁育保護站進行人工養育,再大一點,就要到丹頂鶴野化基地接受訓練,學習野外生存技能,為加入種群做準備……所以它的成長,還有一段漫長的過程。過不了多久,它就要“穿”上“禮服”,成為優雅、高傲的“濕地仙子”!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