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報道】2025年全國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研討會在漳州舉行
由中國菌物學會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福建農林大學主辦,易菇網、福建省食用菌學會承辦,閩南師范大學、漳州市食用菌產業協會協辦的2025年全國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研討會于7月13日上午在漳州舉行。
福建農林大學科技處處長汪世華發表致辭。他表示,福建農林大學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深化與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合作,進一步提升學校在菌物學研究領域的影響力,為菌物學科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郭良棟理事長首先回顧了研討會的發展歷程,本系列研討會已成功舉辦十二屆,在推動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顯著貢獻,而學術組織的進步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他提出:“只有培養更多年輕學者,學科才能實現持續發展。”,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在組織活動和培養青年人才方面取得了尤為突出的成績,他呼吁各專業委員會繼續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菌物研究領域。郭理事長強調要注重研究領域的多樣性,主張在保持分類研究的基礎上,加強菌物資源利用等方面的探索,以真正體現“多樣性”的深刻內涵,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菌物分類與多樣性研究必將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上午大會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郭良棟、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戴玉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圖力古爾、福建農林大學教授邱君志等5位知名專家,分別就全球變化對內蒙古草地真菌組多樣性與群落構建機制的影響、全球熱帶和溫帶六個區域多孔菌物種多樣性研究、大型真菌多樣性研究與保護評價、中國毒蘑菇物種多樣性及地理分布、蟲生真菌多樣性及其資源利用等方面做精彩大會報告。
下午大會報告環節,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教授徐建平作題為What can fine-scale sampling tell us about the “secrets” of mushrooms?的報告、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建魁作了題為Dothideomycetes & the contribution by the young generation in Asia的報告、河北大學研究員王啟明作了題為基于基因組學的酵母菌物種界定的報告、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孫淑靜作了題為野生食用菌種質資源與產業融合發展之路的報告、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明作了題為中國雞油菌屬物種多樣性與地理分布的報告。
14日,野外考察活動深入天柱山森林公園,開啟了一場菌物探索之旅。百余名參會代表被分為四個考察小組,每組均配備兩名資深菌物學專家作為指導老師。在實地考察過程中,專家們現場講授各類菌物的形態學特征及其生態習性,業界權威組成的專家團隊,為參會代表帶來了一場理論與實踐深度交融的學術盛宴。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