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大湄公河地區發現234個新物種
媒體:原創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會
專業號:世界自然基金會
2024-12-17 13:12:36
2024年12月16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大湄公河區域辦公室今日發布了《2023年大湄公河地區新物種發現》報告,重點介紹了在該地區發現的234個新物種,包括在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發現的173種維管植物、26種爬行動物、17種兩棲動物、15種魚類和3種哺乳動物。WWF呼吁該地區的政府加強對這些珍稀生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
報告記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保護組織和研究機構數百位科學家的工作成果。新物種的發現使得自1997年以來在大湄公河地區記錄的維管植物和脊椎動物總數達到3,623種。這些物種的發現方式多種多樣,有些是在貿易中發現的,包括許多蘭花和觀賞魚;有些是在實地考察期間收集的,甚至在博物館或植物園存放了數十年后才被分析識別。
如今,無論是生活在前所未有海拔高度的亮橙色的疣螈,還是體重僅有8克的哺乳動物鼩鼴,大湄公河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正承受著棲息地喪失與退化、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氣候變化、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及疾病等多重生存威脅。
“盡管這些物種在去年才被科學描述,但它們在我們地區獨特的棲息地中已經生活了數千年,”WWF亞太區野生動物負責人克里斯·哈拉姆(Chris Hallam)表示。“每一個物種都是一個健康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該地區豐富自然遺產中的一顆明珠。而這些研究人員同樣珍貴!他們往往在資源匱乏和艱苦的條件下,充滿熱情和不懈努力地描述這些物種…”
為了阻止野生動物數量下降,WWF多年來與社區、政府及其他各方合作,更好地了解物種情況,加強保護,并致力于解決如野生動物犯罪和過度開發等關鍵問題, 讓這片區域里眾多珍貴且令人驚嘆的新物種得以長久存續。
點擊下載:
如需聯系采訪事宜或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件至:news@wwfchina.org
閱讀
15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