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清明菜)的成分和用途
鼠曲草(清明菜)的成分和用途
一,鼠曲草的概況
鼠曲草在最新修訂的《中國植物志》中為正式中名,其學名為Pseudognaphalium affine(D.Don)Anderberg;在以前的《中國植物志》中記載為鼠麴草;別名還有田艾、清明菜、擬鼠麴草、鼠麴草、秋擬鼠麴草等。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西北、華北、西南、華中、華南、華東、臺灣,通常生長在低海拔的草地上,在稻田最常見。
其形態特點:一是為一年生草本,高度在40公分左右,莖直立或基部有匍匐或斜升分枝,表面有白色厚棉毛。
二是單葉互生,葉片匙狀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無柄,兩面有白色棉毛。
三是頭狀花序在枝端集成傘房狀,花黃色或淺黃色,1-4月開花;
瘦果倒卵形,冠毛粗糙,污白色,容易脫落,8-11月果實成熟。
二,鼠曲草的成分
由于鼠曲草的分布廣泛,生長普遍,利用價值高,因此關于鼠曲草的成分研究比較多。據研究表明,鼠曲草主要含有以下成分:
黃酮類成分:主要有蘆丁、槲皮素、吡喃半乳糖苷、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等。
揮發油成分:主要有丁香油酚、反-石竹烯、棕櫚酸、β-欖香烯、α-松油醇等。
氨基酸成分:它的莖花中主要含有蘇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17種氨基酸。
其他成分:主要有生物堿、甾醇、維生素、鈣、銅、鉀、鐵、鎂、錳、鋅等。
三,鼠曲草的用途
第一,它的嫩莖葉食用,一般在清明前后采食,所以人們叫清明菜。
把新鮮嫩莖葉洗凈,炒食、煮粥或做餡,也可以用開水煮后涼拌或烙菜餅;把切碎的鼠曲草與發面揉和后蒸饃是清明前后的傳統小吃
;鼠曲草別有風味,口感良好,是人們普遍食用的時令野菜。
第二,它的莖葉藥用,在《本草綱目》、《常用中草藥手冊》、《本草拾遺》等醫書中都有記載,其味甘,性平,具有止咳化痰、平喘、降血壓、祛風濕等功效。在民間有鮮品搗爛敷用治蛇毒咬傷、毒蟲叮咬的做法。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三,鼠曲草是一年生低矮,植物體有白色棉毛,花朵黃色,分布較廣,是自然植被重要組成部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37508947436271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