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要保護鳥類,更要全方位地恢復和促進生物多樣性
媒體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北京已發現陸生野生脊椎動物608種、維管束植物2088種、鳥類數量515種,其中鳥類數量在G20國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不只是鳥類,北京市動植物的多樣性保護也取得進展。根據北京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的結果,北京的褐馬雞、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野外種群數量不斷上升;畫眉、栗鳶、白枕鶴以及叉唇無喙蘭、尖帽草等北京新紀錄野生動植物在各類自然保護地不斷涌現。
僅僅“北京鳥類數量在G20國家首都中排名第二”就已經是一個重大成就,這是生物多樣性復原成果的體現,也是完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務實行動之一。
人類行動導致物種滅絕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是一種普遍現象,鳥類的滅絕就是極為顯著的典型。5月15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歐洲每年都有2000萬只鳥消失,40年內共已有8億只鳥消失。國際自然基金會以及其他生態環境保護組織多年來不斷對歐洲鳥類的消失拉響警報,環保組織也列出了一系列導致歐洲鳥類消失的因素,其中包括,風力發電渦輪機、城市化、鳥類棲息地的喪失、城市夜間的照明、氣候變化、狩獵乃至貓的捕食等等,但根本原因還在于大量使用農藥。
隨著集約化農業的發展,鳥的種類在所有環境中都在減少,但尤以農業環境為重。從1980年至2016年期間歐洲鳥類平均減少了25%,但農業環境中的鳥類減少了60%,其中普通麻雀、草原石以及田鷚的種類更是減少了75%。
反觀北京,在保護鳥類和恢復生物多樣性方面做了極大的努力和多方面的工作。研究人員通過實地觀察研究提出,要保護鳥類,就要嚴格保護北京濕地及其周邊的高覆蓋度草地,確保面積不減少,同時維持基本農田規模和糧食種植模式,減少劇毒農藥使用;將鄉村生境區位于河道附近的水域、沼澤地、高覆蓋草地和灌木林納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另外,在公園綠地中劃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同時優化平原地區林地結構。
多年來,這些措施的實施起到了效果,不只是北京的受脅鳥類棲息地得到更好保護,也為其他鳥類提供了更多和更好的棲息地。
未來,恢復生物多樣性任重道遠,不只是保護鳥類,更要全方位地恢復和促進動植物的生物多樣性,并最終實現GBF2030年的全球自然行動目標。
來源:光明網 作者:張田勘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