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以鏡頭定格精靈 以羽翼丈量生態 2025湖北大老嶺觀鳥盛會圓滿落幕
媒體:湖北日報 作者:林郁柳
專業號:彭洪林
2025-05-29 06:17:21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林郁柳)5月17日,隨著三峽庫區晨曦中的鳥鳴漸漸響起,湖北大老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5年的觀鳥活動在一片贊譽聲中圓滿收官。此次盛會共吸引全省19支專業團隊、72位鳥類愛好者參加。他們在這片云霧繚繞的“嶺上秘境”中進行了一場為期兩日的科學考察與生態探秘,共鑒定出有效鳥種165種,其中保護區新記錄種3種。這一系列數據猶如生態保護的筆觸,細膩地描繪出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的新畫卷。
觀鳥隊深入保護區四條觀鳥樣線,在晨昏鳥類活躍期開展密集觀測。他們入深山、穿灌叢、走密林,在海拔900米至2000米的山林里來回穿梭,拍攝了大量精美的影像資料,更新和完善了大老嶺鳥類資源家底。
藍短翅鶇 拍攝者:董鈺鑫
本次活動由6位專家組成的評委組采取逐隊答辯的方式,對觀鳥隊提交的存疑鳥種、唯一鳥種等進行了質詢、查證、去誤、留實,又經評審、論證,最終確認本屆觀鳥活動記錄了165種有效鳥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金雕和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金胸雀鹛等26種。藍短翅鶇、灰眉巖鹀和純色山鷦鶯3種為保護區新記錄種。藍短翅鶇憑借其珍稀性被評為至尊鳥種,拍攝到的大擬啄木鳥、中華仙鹟、赤胸啄木鳥等6種鳥類照片、視頻榮獲最佳影像記錄。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翔在總結時說:“本次觀鳥活動中,提交鳥種記錄超100種的就有8支觀鳥隊伍,占全部參賽隊伍的42%,觀鳥隊伍平均水平很高。同時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優美、鳥況很好,充分彰顯了大老嶺作為‘華中地區和三峽庫區生態屏障’的獨特價值。”
責任編輯 盧薇
閱讀
12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