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科學保護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巧家五針松種群規模大幅增長
新華社昆明8月27日電(記者林碧鋒)云南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日前監測發現,經過各方30多年科學保護,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巧家五針松已從34株野生植株發展為目前累計通過人工繁育移植保存幼苗幼樹5000余株,種群規模大幅增長。
這是2021年8月20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白鶴灘鎮楊家灣村拍攝的一株巧家五針松野生植株。 新華社發(閆科任 攝)
巧家五針松,又名五針白皮松,是20世紀90年代初發現的僅分布于我國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的珍稀樹種,屬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并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極危物種,現存野生植株共34株,分布于巧家縣白鶴灘鎮楊家灣村、中寨鄉付山村。
2005年,經國務院批準,巧家五針松野生植株分布區及周邊1100余公頃森林被納入云南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自發現以來,當地聯合有關部門和機構對巧家五針松野生植株實施就地保護,并逐步實施近地移植、遷地移植,對該植物進行科學研究和搶救性保護。
這是2021年8月20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白鶴灘鎮楊家灣村拍攝的一批近地移植的巧家五針松。 新華社發(閆科任 攝)
云南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研究人員張天壁說,為評估巧家五針松種群恢復進展,科研人員不定期對野外移植點植株進行監測,包括樹高、掛果率、胸徑等,通過監測數據分析其生長和健康狀況。
目前,云南已對34株巧家五針松野生植株進行編號和GPS定位,開展長期監測;累計通過人工繁育移植保存幼苗幼樹5000余株,其中繁育移植存活3000余株,分布于巧家、昆明、楚雄、大理等不同生境地,另有2000余株幼苗保存于巧家縣的苗圃。
“監測發現,巧家五針松繁育移植存活率達到預期,長勢良好,其種群規模大幅增長。”張天壁說,“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巧家縣包谷垴鄉和大寨鎮增加兩個移植點,進一步擴大巧家五針松的種群規模。”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