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植物園科研人員發表我國西南3個秋海棠新種
近日,國際植物學期刊The Gardens' Bulletin Singapore發表了由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辰山科學研究中心)田代科研究員等在西南地區考察發現的3個秋海棠屬新種,均屬于扁果組(sect. Platycentrum),分別為竹海秋海棠(Begonia zhuhaiensis D.K.Tian)、蜀南秋海棠(Begonia shunanensis D.K.Tian)和川黔秋海棠(Begonia qianchuanensis D.K.Tian & Z.L.Chen)。這些種類的發表增加了我國西南地區秋海棠的多樣性。
1、竹海秋海棠
Begonia zhuhaiensis D.K.Tian
竹海秋海棠
該種以模式產地四川省長寧縣竹海鎮竹海景區命名,生長在潮濕的有苔蘚附著的巖石表面,靠近山坡或山谷里的林下小溪。該種明顯區別于國內及周邊國家的扁果組物種,其較長的匍匐莖和葉片形狀大小反而與東亞秋海棠組(sect. Diploclinium)的匍地秋海棠(B. ruboides C. M. Hu ex C. Y. Wu & T. C. Ku)類似,但本種葉片綠色,花粉白色至紅色,子房和花柱均為2個,生境為潮濕的巖石表面,花期6–7月,果實7–9月,適合于盆栽觀賞,目前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峨眉山植物園等有栽培。竹海秋海棠目前僅在四川省長寧縣竹海鎮發現,根據IUCN紅色名錄的分類和標準,被評價為極度瀕危物種(CR)。
2、蜀南秋海棠
Begonia shunanensis D.K.Tian
蜀南秋海棠
該種無十分近緣的種,其形態略近同組的蕺葉秋海棠(B. limprichtii Irmsch.),但節間不明顯,葉片更大,葉面被極短柔毛,蒴果更寬大。該種生長在竹林下土壤或人工修建的石路兩側,花期7–8月,果期8–9月,適合于盆栽觀賞,目前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峨眉山植物園等有栽培。本種目前只在四川南部發現兩個居群:一個位于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高峰村;另外一個位于長寧縣竹海鎮,故名蜀南秋海棠。根據IUCN紅色名錄的分類和標準,被評價為瀕危物種(EN)。
3、川黔秋海棠
Begonia qianchuanensis D.K.Tian & Z.L.Chen
川黔秋海棠
該種近似縉云秋海棠(B. jinyunensis C.I.Peng, B.Ding&Q.Wang),但葉柄僅上部具翅,裂片少見,雄花外花被片中部明顯增厚,內花被更長,花期比縉云秋海棠早大約一個月。該種亦似掌葉秋海棠(B. hemsleyana Hook. f.),但后者具地上莖。生長在林下溪流附近的巖石表面、竹林下潮濕的地方或林下湖邊?;ㄆ?月下旬–7月,果期7–8月。該種少數個體葉片背白色斑點,更具有觀賞性。分布在貴州省赤水市葫市鎮和四川省合江縣福寶鎮,跨越川黔兩省,但距離不遠,故名川黔秋海棠。根據IUCN紅色名錄的分類和標準,被評價為瀕危物種(EN)。
3個秋海棠新種的地理分布圖
加上本次發現的3個新種后,秋海棠屬扁果組在我國已共發現了117種,占中國秋海棠屬物種總數的42.7%。這些新種的發現不僅豐富對國產秋海棠的種類認知,更表明貴州、四川等省區還存在考察和挖掘新種的潛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