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從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公布的數據看,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跨越1500萬大關,死亡病例也超過63萬,這個消息讓人高興不起來。不過世衛組織發布的一個圖表顯示,控制疫情的努力出現令人振奮的前景:醫生和科學家已從病毒性肺炎、疾病傳播和外科治療方法等方面就新冠肺炎發表了近5萬篇研究論文。世衛組織數據庫甚至收錄74篇有關病毒引發焦慮的論文。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7月26日報道,這股前所未有的集體科研熱潮開始顯現出好處:醫生知道如何更有效地醫治病人;一些舊有藥物獲得重新利用,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早期疫苗試驗也產生積極成果。
疫苗試驗成果顯著
報道稱,人們早前對羥氯喹——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大力推銷的抗瘧藥——的期待逐漸消退,因為后續研究沒有證實其療效。英國許多專家近期對牛津大學和一個中國研究團隊“令人鼓舞”的疫苗試驗結果表示歡迎。但專家也警告說,研究人員對如何形成針對新冠病毒的長期免疫反應的了解尚不充分。
世衛組織應急計劃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在日內瓦說,研究人員正在取得“很大進展”,但最早的一批人預計要到“明年上半年”接種上疫苗。更多人可能需要等待更長時間,屆時疫苗能夠實現大批量生產和分發。前景并不暗淡。
最近英國一項有關干擾素(能夠干預病毒入侵的人體免疫系統蛋白)使用的研究暗示了一個挑戰。英國制藥公司塞奈爾根生物技術公司發現,一種源自干擾素蛋白的吸入式藥物有助于抵御新冠病毒對免疫系統的攻擊。
這種藥物的注射劑此前用于治療多種硬化癥。塞奈爾根生物技術公司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越早使用這種藥物(通過吸入器向肺部給藥),他們病情轉嚴重或者需要使用呼吸機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關論文數量驚人
報道稱,然而,該公司的試驗時間很短、范圍很小,只涉及101個病人。英國一些專家認為,評價這個試驗結果還為時尚早。
其他有關干擾素的研究警告,由于某些蛋白本身容易引發炎癥,即激活免疫系統對抗炎癥,最后可能對人體弊大于利,引發人體免疫系統大規模的過度反應,在攻擊新冠病毒的同時攻擊自身細胞。
世衛組織研究數據庫顯示,有關新冠肺炎的研究論文中有3.65萬篇以英文發表(數量其次的是中文論文,為1800篇)。在世界上所有發表新冠病毒研究結果的出版物中,數量最大的兩個分別是《英國醫學雜志》周刊和英國《柳葉刀》周刊。盡管英國政界對疫情管控不力飽受非議,但英國科學界在藥物研究、疫苗開發及相關研究領域一直走在前面(德國只有416篇論文,法國是405篇)。
這可能是美國經濟學家泰勒·考恩最近說“英國人正在拯救世界”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英國科學家能否制造醫學奇跡,但他們正在努力爭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