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COP15看云南精彩 | 西雙版納的生物多樣性之美
一個地方生態環境好不好,人說了不一定算,更權威的,恐怕是鳥類的回答。什么地帶什么維度什么海拔什么氣候適合什么鳥類的生存?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干預(破壞)程度如何?是否適合做它們的棲息地?鳥,給了人類明確的回答。
“百度”說,全世界鳥類約有156科9000多種,中國有81科1491種,約占世界鳥類種數的14%。被譽為“動物王國”的西雙版納有多少種鳥類?鳥類專家的答案是470多種。
5年前,我不由自主地參與到“鳥人”系列,成了年過半百而經常樂此不疲的一員。雖然我的“作戰半徑”基本限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但親近鳥類的過程,斷然決然地把我從年輕時參與獵鳥捕鳥的過往歷史中割裂開來,成了愛鳥護鳥的環保志愿者。
我最先參與拍攝的,是景洪市勐龍鎮勐宋村田壩里的“紅梅花雀”。聽朋友說“紅梅花雀”怎么美、怎么珍稀、全國能夠野拍的只有勐宋村等等,我心癢癢的,就借來單位的“尼康640定”,配上原先從單位借來拍新聞片的D3S,扛起三腳架,跟著他們屁顛屁顛地上山去了。沒想到首戰告捷,收獲了一些不錯的影像。隨后幾年的繁殖季節,我都會到勐宋村拍攝“紅梅花雀”,幾千上萬張里挑選出了一些自認為比較好的照片和視頻,視如寶貝,認真保存,還經常地在朋友圈內嘚瑟,“紅梅花雀”也就迎來了全國各地觀鳥“打鳥”愛好者,每年都有幾百人。當地鳥導“小辣椒”也在“鳥圈”里有了名氣,“紅梅花雀”繁殖季節她時常忙得團團轉,難以顧上家,但是辛苦有回報,“鳥人”會支付住宿費、鳥點費甚至于到景洪接車費等等服務費用,每年她也就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們以此為題材采訪刊發的幾篇稿件隨后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也獲得了省級以上年度新聞獎。在西雙版納鳥類專家和野生動物保護機構的指點、幫助、支持下,勐宋村紅星小組的張云,查蘭小組的李城華、張小東等哈尼族同胞,專程到保山市的百花嶺村參觀學習,先后在布龍州級保護區邊緣建起了十余個“鳥塘”,他們也完成了從獵鳥捕鳥到愛鳥護鳥的角色轉變。沒過多久,我們幾個“鳥人”也成了他們的朋友、常客,經常去他們的鳥塘觀鳥“打鳥”,不斷在微信朋友圈里宣傳印緬壽帶、長尾鸚雀、綠翅金鳩、銀耳相思鳥,還有銀胸絲冠鳥等等,引來了不少“鳥人”,取得了一些成效。勐龍鎮哈尼族老百姓開鳥塘、引“鳥人”、有收益的事情,自然引起了其他鄉鎮老百姓的注意,大渡崗鄉小平掌村小組的刀三等幾個老百姓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趕快到勐宋村參觀取經,建起了四五個鳥塘。
勐臘縣勐侖鎮大卡村么等新寨的飄海和當月等幾個哈尼族農民也坐不住了,在附近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也建起了三四個“鳥塘”,迎來了銀胸絲冠、壽帶、綠翅金鳩、藍翅葉鵯等算得上“明星”的鳥。天天到“鳥塘”看看小精靈的熱鬧,天天滿心的歡喜。自此,他們也完成了從獵鳥捕鳥到愛鳥護鳥的角色轉變。如果只有花香而沒有鳥語,這個世界肯定不完整,“生物多樣性”也就無從談起。不斷地發現新的鳥種,不斷地引來“明星鳥”飛翔下塘,是“鳥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也是他們的期望所在。試想,如果人類毫無節制地毀壞生態,毫無人性地殘害生物,那么,這個世界剩下的只是人類,而損壞的是一切美好的東西。這是人們不愿意看到的“悲慘故事”。?? 雙辮八色鶇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趙江波說過,支持么等新寨村民建鳥塘的終極目標是能夠看到八色鶇進塘。飄海說他的鳥塘附近經常聽到八色鶇的鳴叫聲,就是不見進塘。7月中旬,他們在野外發現了一窩雙辮八色鶇正在哺育,18日我專程過去拍攝,可惜雌性雙辮八色鶇正在巢里護佑小鳥,只露出個頭不肯出窩,而不知到何處瀟灑去了的雄性雙辮八色鶇遲遲不見回來喂食,老天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我們只好收起器材悻悻而歸。好在當天下午4點以后,飄海拍攝到了雄鳥回來喂食的照片和視頻,總算見到了雙辮八色鶇的真容。消息一傳開,自然迎來全國各地的鳥友爭先恐后地專程過來拍攝,大家都滿意而歸。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