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科普小文|我在濕地學中文(鳥類篇)
媒體:原創 作者:華僑城濕地
專業號:華僑城濕地
2022-07-15 10:55:22

大杓[Biāo]鷸、?。浚?、黃胸鹀[wú]、黑頭?、黃葦鳽[jiān],還有鶚[è]、游隼[sǔn]、紅隼……
初識觀鳥便被這“報鳥名”嚇退三里,
這鳥的名字里,為何有這么多不認識的字?
鳥學家造字?
漫漫識鳥路上的攔路虎——生僻字由來
原來這些鳥字旁、有時連輸入法都拼不出來的生僻字并非鳥類學家生造。由于古人對鳥類認識不深,一般遵循造字的邏輯——根據鳥的體形樣態、顏色花紋、動作習性,乃至鳴叫聲,對它們進行了粗略的分類,并造出不同的字分別命名。這就造成了鳥字旁漢字出現的越來越多。

比如“路”一般指往來通行的地方,《毛傳》中提到“路,大也。”也包含有“大”的含義,“鷺”是路加上鳥,即指一種大型水鳥。
小白鷺
再后來可能這些字太過生僻難記,民間多以俗名替代,慢慢的這些生僻字就被封印在字典古書文中;

在這些古代的鳥名中,有的沿用至今,如大家熟知的鴛鴦。鳶是老鷹,隼是一種小型猛禽,這也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共識。兼顧鳥類特征的同時,所選用的古字還得是在日常生活已經不常用的,否則便容易和大家既有的認知混淆了,想想如果用“雕”去命名雀形目的小鳥,可不就亂了套。因此這批“考古”而來的鳥名中,自然保留了大量普通人可能見都沒見過的生僻字。

黑鳶[yuān]

雕鸮[diāo xiāo]

紅隼[sǔn]
編輯:豌豆
圖片:華僑城濕地、江離
副主編:張俊鑫
主編:孟祥偉


閱讀
87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