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小葉兜蘭鑒賞辨識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小葉兜蘭鑒賞辨識與保護現狀
文:花木君
在我國已發現的蘭科、兜蘭屬23種兜蘭品種里面,株形葉片長短不一,長的可達40厘米以上,諸如紫毛兜蘭和帶葉兜蘭,短的也有十余二十幾厘米,其中有一種,葉片短小,然而花葶高大,花姿優雅,花朵也相對較大,因而顯得格外精神,這就是——小葉兜蘭。
一、小葉兜蘭的形態特征和分布
小葉兜蘭(Paphiopedilum barbigerum T. Tang et F.T. Wang),地生或半附生植物。葉基生,二列,5-6枚;葉片寬線形,長8-19厘米,寬7-18毫米,先端略鈍或有時具2小齒,基部收狹成葉柄狀并對折而互相套疊,無毛或近基部邊緣略有緣毛。
花葶直立,長達16厘米,密被短柔毛,頂生1花;花苞片綠色,寬卵形;花梗和子房密被柔毛;中萼片黃綠至黃褐色,上端與邊緣白色,合萼片與中萼片同色,無白色邊緣,花瓣邊緣奶黃或淡黃綠色,中央有密集褐色脈紋或全褐色,唇瓣淡紅褐色;
中萼片近圓形或寬卵形,長2.8-3.2厘米,具短爪,背面被柔毛,合萼片小于中萼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3-2.5厘米,背面被毛;花瓣窄長圓形或略匙形,長3-4厘米,邊緣波狀,基部疏被長柔毛,唇瓣倒盔狀,具長1.5-2厘米寬爪,自囊口至囊底漸窄,囊近卵形,長2-2.5厘米,退化雄蕊寬倒卵形,長6-7毫米,寬7-8毫米,基部略有耳,上面中央具1個臍狀突起。花期10-12月。
小葉兜蘭分布在我國廣西北部和貴州,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石灰巖山丘蔭蔽多石之地或巖隙中。另外越南也有分布。
二、小葉兜蘭的辨識鑒賞
在我國發現的兜蘭屬所有品種里面,中萼片白色的有不少,比如最明顯的有寬瓣亞屬的白花兜蘭,中萼片和花瓣都是白色;屬于兜蘭亞屬的品種當中,有不少中萼片都是白色間雜其他色斑,其中,小葉兜蘭和白旗兜蘭以及天倫兜蘭相對比較相似。
1、小葉兜蘭和白旗兜蘭
(小葉兜蘭)
(白旗兜蘭)
相同點:小葉兜蘭和白旗兜蘭的中萼片都是上部白色,下部淺綠色或淡黃色;
不同點:小葉兜蘭的唇瓣淺紅褐色,白旗兜蘭唇瓣淺綠色;最明顯的是白旗兜蘭的雙耳囊基部收縮成雙耳狀,猶如青蛙眼睛;小葉兜蘭的基部則是中央具有一個臍狀突起,淡黃色。另外白旗兜蘭中萼片的中脈具有明顯紫紅色。
2、小葉兜蘭和天倫兜蘭
(小葉兜蘭)
(天倫兜蘭)
相同點:小葉兜蘭和天倫兜蘭的唇瓣都是淡紫褐色,退化雄蕊中央具有一個臍狀突起,都是淡黃色。
不同點:小葉兜蘭的中萼片下部黃綠色或黃褐色,斑條不明顯;而天倫兜蘭中萼片中脈紫紅色,并具有明顯紫色斑條。
3、小葉兜蘭的鑒賞
小葉兜蘭株型低矮,葉片短小,四季青翠,油亮碧綠;花葶直立高大,花朵較大,黃色的唇瓣和白色的萼片以及綠色的葉片,對比強烈,引人注目,花色靚麗,亭亭玉立,具有小葉大花的特點,是培育新品種的卓越親本之一,因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園藝價值。
三、小葉兜蘭的保護現狀
小葉兜蘭分布在我國的廣西和云南等地,雖然分布相對較廣,然而由于棲息地生境退化,人為的濫采亂掘,使得野生種群急劇減少,因而處于瀕危狀態。
為了保護野生兜蘭,在1997年,兜蘭屬所有物種都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中,被列入附錄Ⅰ名單,絕對禁止隨意采挖,并且禁止一切國際間貿易。
在《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討論稿)名單中,小葉兜蘭為國家Ⅰ級瀕危重點保護。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小葉兜蘭被定為瀕危(EN)。
2020-09-27易花得木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