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行區域華北豹棲息地保護修復座談會在京召開
8月29日,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組織,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的園林和林草部門及主要保護區,以及社會公益組織和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的生態領域專家共同參與的“北太行區域華北豹棲息地保護修復座談會”在北京市門頭溝區召開。
本次會議就在北太行山區以華北豹為旗艦物種開展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為主題開展了系列交流和討論。
金錢豹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華北豹是僅分布于中國的金錢豹亞種,是華北地區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代表性物種。由于其身處食物鏈頂層,具備非常顯著的生態功能,保護價值非常顯著。
近半個世紀以來,由于土地利用形式改變、野生動物制品利用等因素,太行山的華北豹從歷史分布區的北京、河北大部分地區消失,目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中段至南段的山西境內。
經過多年來的森林涵養保護,目前整個北太行山區森林覆蓋率已經有了明顯上升,自然條件不斷改善,但依然存在林型單一、生物多樣性指標不高的拓展空間。如何科學改善太行山北段的森林環境,使之具備讓華北豹回歸的自然條件,成為即重森林數量、又重森林質量的野生動物理想棲息地,是本次會議交流和討論的重點。
與會的山西和河北林草部門分別介紹了兩省森林管護、野生動物保護的一些情況。來自河北的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同志也介紹了這兩個保護區歷年來關于華北豹分布信息的搜集情況。
來自北京大學的李晟研究員就國際上景觀尺度的大型食肉動物保護案例進行了介紹,并對在北太行山恢復華北豹棲息地和種群提出了基于科學管理的幾點意見:1、詳細的廊道和交流通道的規劃;2、對華北豹生態學的進一步研究;3、對北太行山豹獵物種群的研究和評估;4、應對北太行山的華北豹保護提出系統的、政策性的保護綱領文件。
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董路教授與大家分享了黃膚角雉的重引入案例,從物種重引入的角度對華北豹北太行山種群復壯的目標進行了分析,并指出,對于保護目標物種生態學的深入研究是開展保護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
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張立教授與大家分享了云南亞洲象保護的歷程。通過亞洲象棲息地的歷史變遷、亞洲象食堂營建與管理、“大象北上”等案例的分析,闡明了大型動物與棲息地的關系,指出棲息地保護和優化對于大型動物保護的重要性,并在棲息地管理經驗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經驗。
與會的公益機構SEE基金會和貓盟也分別介紹了“帶豹回家”專項基金的情況以及十多年來,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華北項目中心支持貓盟在山西開展華北豹本地化社區保護的經驗。
基于以上的發言和分享,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生態保護修復處、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的與會領導分別進行了發言。他們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是一個復雜且系統的工程,生態修復在野生動物保護中大有可為;院校平臺、公益組織、政府平臺三方合作非常必要;北太行山華北豹保護的核心是對山地生態系統的修復,培育起讓大型動物成長的高品質生態環境。
生態修復的同時也要在宣傳方面加大重視程度,一方面做到各方信息互通、規避風險,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消除公眾對野生動物的恐懼心理,做好科普宣傳工作。最后,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二級巡視員王小平局長對一天的會議內容進行了總結。
通過專家報告和情況分享及在此基礎上的深入交流,與會代表就北太行山華北豹棲息地保護修復工作達成了以下共識:
1、以華北豹作為旗艦物種在北太行區域做保護需要跨行政區域的合作;
2、政府機構、科研機構、社會公益組織開展多平臺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系統的研究很重要;
3、公眾參與很重要,并且要解決公眾對華北豹的恐懼心理;
4、保護要有行動,以迎華北豹回北京為導向的生態修復應該由北京和山西、河北兩省協作制定行動計劃;
5、參與各方應加大信息分享、互通有無,應建立起持續性的交流機制。
8月30日,與會各方前往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參觀了保護區內的自然科普建設成果,聽取相關經驗,并對保護區內的棲息地現狀進行了考察訪問,圓滿完成了本次會議。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