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記??295
麻葉繡線菊
4.22.下班時想起扶芳藤,去城區310國道與西2路的東南角去看有無花蕾,確已著生但很小。意外遇見:黃櫨樹都已花落果出,不孕花羽毛狀的花梗正如粉紅云霧,春天的傍晚“煙樹”飄逸,還有一叢叢繡線菊正在盛開。
現在手機上有了“花百科”、“說植物”、“懂鳥”小程序,還有了“DeepSeek”智能助手,好像我們每個人不再有不認識的物種,不再有不了解的物種知識。
實際呢?我個人發現,自己的認知會讓DeepSeek帶偏自己,南轅北轍。
比如,前幾天記錄北椋鳥,我總覺得貝加爾湖在新疆方向,便想知道新疆有無繁殖地?我長大的地方塔城有沒有遷徙的北椋鳥途經?DeepSeek竟告訴我北椋鳥可能在阿勒泰山、天山、準噶爾盆地繁殖,可能途經塔城盆地,害得我浮想聯翩,結果搜索網絡資料,沒有北椋鳥出現在新疆的記錄。
比如,現在遇見這繡線菊開花,我想了解是什么種。用了一下小程序,揭曉是“菱葉繡線菊”。
但自己說出和寫下的語言、文字應該是自己接受的,是真實的,特別是寫給孩子們的文字必須嚴謹準確。
當我回到家里,還是習慣地翻開教科書,對照拍下的照片,開始辨認:
麻葉繡線菊(石棒子、麻葉繡球)
高達1.5m,枝細長,拱形,平滑無毛。葉菱狀長橢圓形至菱狀披針形,長3-5cm有深切裂鋸齒,兩面光滑,表面暗綠色,背面青藍色,基部楔形。6月開白花,花序傘形總狀,光滑。
原產福建、廣東、江蘇、浙江、云南、河南;日本亦有。
其雜交種“雜種”繡線菊,是麻葉繡線菊與三椏繡線菊的雜交種,葉菱狀卵形,長2-3.5cm,葉背青藍色,5-6月開花。各地常有栽培。
三椏繡線菊(團葉繡球、三裂繡線菊、三椏繡球)
高達1.5m。平滑無毛。葉近圓形,長1.5-3.0cm,基部圓形,有時近心臟形,有深切裂,圓形,通常3裂,具掌狀脈,背面淡藍綠色。傘房花序,多數白花密集。花期5-6月。
原產西伯利亞至蘇聯的土耳其斯坦一帶及我國北部河北、山東、河南、陜西、云南等省。
在《園林樹木學》繡線菊屬分種檢索表中,明確敘述:麻葉繡線菊、三椏繡線菊均為傘形總狀花序,著生于多葉的小枝上;但,麻葉繡線菊葉端尖,菱狀長圓形至披針形,羽狀脈,三椏繡線菊葉端鈍,3出脈或羽狀脈。
看繡線菊時已經傍晚,我沒想到看葉背面,對葉脈也沒注意。再看所拍照片,我發現了一片葉不是圓形,卻是3出葉脈。拍照時習慣了只注重植物美的構圖,沒有葉背面、葉脈、小枝的照片,只能再作觀察后鑒別。
第二天清晨,專門去看了葉背面、葉脈、葉片大小,認定是麻葉繡線菊。
上學時,學過采集植物標本:
采集植物要有代表性,生長環境正常、具備典型特征的植株。
采集標本要求花、果、枝、葉俱全,有些特殊的還應帶有根、莖、皮。
有些樹種,老枝上的葉片和當年生新枝上的不同,兩種葉子都要采。
有的植物樹齡不同,生長出的葉子形狀不同,不同樹齡段的樹葉都需采集。
現在,我以拍照片代替了采集標本。但鑒定標本,一片葉子可以觀察正面、背面,一個小枝可以觀察花芽、葉芽著生情況,所以,原先的研究方法還是全面細致。對此,該記住:
以后遇見不確認的植物,葉片的正、背面都要拍照。
不過,去看麻葉繡線菊葉背面的路上,重逢了棕背伯勞、領雀嘴鵯,遇見了芍藥花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