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造成的人類災難世所罕見,世界經濟面臨復雜嚴峻形勢,國際秩序受到嚴重沖擊。各國只有認識到“危中有機”,進而“化危為機”,才能在疫情過后推動世界迎來更光明的未來。
多重危機“并發” 全球化屢受挫
疫情不僅讓世界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機,而且帶來經濟危機和人道危機,其規模和復雜性是國家層面的措施所無法應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指出,世界經濟增長遭受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打擊,預計2020年全球GDP將萎縮3%,是大蕭條以來全球第一次出現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同時進入衰退的情況。全球已有數百萬人失去工作和收入。近期,一些國家分階段重啟經濟,但若病毒卷土重來,經濟的收縮幅度恐比預期更為嚴峻。疫情還造成社會危機、治理危機和秩序危機,多重危機“并發”更為兇險也更難治愈。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已屢遭挫折。美國政府推行“美國優先”,歐洲右翼與保守勢力崛起,一定程度上是美歐對現有全球化政策的調整與壓制,以更好實現自身利益。在疫情加劇和油價下跌的雙重打擊下,美股一度出現歷史性的接連熔斷,由公共衛生危機引發的股市下挫演變為全球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不斷增大。疫情在全球暴發造成全球性交流、物流阻斷,加劇全球供應鏈協作難度。
更有觀點認為,全球化和邊界開放造成主權國家難以抵御病毒威脅。西方甚至將對醫療物資的爭奪歸咎于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制造業獨立和“經濟主權回歸”興起。美國進而將疫情作為落實對華“脫鉤”的契機。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國家離開全球供應鏈都難以維持經濟社會正常運轉。疫情對全球化提出新的要求,最終也將助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呼喚國際合作 加劇大國博弈
大流行性疾病屬于非傳統安全問題,本是非零和的、無國界的,但新冠肺炎疫情傳播一方面促使很多國家攜手應對共同威脅和挑戰,合作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另一方面卻加劇大國競爭和博弈。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表示,各國不能自掃門前雪。疫情暴發以來,中俄兩國重視相互合作與交流,共同抗疫,堪稱典范。但抗疫合作并不足以讓俄羅斯與西方盡釋前嫌。3月23日,俄羅斯空天軍派出9架軍機,向意大利派遣了約100名俄軍事醫學專家,運送診斷和移動消毒設備,以協助意方抗疫。但此后,意大利海軍參與了北約針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俄方立即撤回了援助。歐盟委員會表示,歐盟領導層沒有看到解除對俄制裁的必要性,因為制裁“不會損害俄羅斯對抗新冠病毒的能力”。美國以軍事行動在巴倫支海、鄂霍次克海等敏感點位試水俄軍反應,借此評估疫情對俄羅斯產生的短期及長遠影響。此舉加劇了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張態勢。
▲資料圖片:5月26日,人們歡迎中歐班列專列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新華社記者 石中玉 攝
美國曾一度對華釋放善意。特朗普表示要“親自過問,確保美中兩國排除干擾,集中精力開展抗疫合作”。美國很多社團、企業和民眾向中國抗疫行動伸出援手。在美國暴發疫情后,中方也投桃報李,向美方捐贈和提供醫療物資。但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一些政治勢力卻興風作浪,對華“污名化”。針對中國的誣告濫訴之風漸起,在西方日益呈現合流之勢。美國政府為推動制造業回流、增加本土就業機會,也為轉移疫情應對不力造成的壓力,有意將中美推向“脫鉤”和“新冷戰”。
美歐在疫情防控、多邊主義等問題上分歧加劇。特朗普政府忽視盟友利益,迫使盟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并為美國作出犧牲,拒絕在疫苗研發和生產上開展國際合作,逃避國際責任,均引起歐洲盟友不滿。
暴露治理缺陷 催生合作動力
疫情是對各國制度模式、治理模式乃至國民素質的一次“大考”。西方表現欠佳,心態失衡,擔心其主導地位受到沖擊。疫情后,西方更容易沉迷大國競爭和零和博弈。美國在印太軍事行動恐變本加厲,加大擦槍走火風險。西方借疫情進一步漠視多邊主義和國際規則,急于爭取戰術優勢,以軍演等方式肆意挑戰地緣政治對手。意識形態和信息對抗也將加劇。
▲資料圖片:3月2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街上行人稀少。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攝
然而,疫情暴露出美國和西方以競爭為核心的戰略確實出現偏差。疫情再次提醒美國,面對傳染病、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跨國威脅,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美國將不得不接受國家間保持溝通合作、大國間斗而不破的狀態。
疫情迫使很多國家將有限資源聚焦國內需求,而無力顧及全球合作。疫情暴露出現有國際公共衛生治理機制的不足。世界衛生組織在信息交流、局勢研判、疾病防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顯現出治理方面的缺陷。
疫情也促使更多國家深刻認識命運與共的現實和國際合作的必要性,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由此催生加強全球治理的動力。在國際體系變革的過程中,將有望推動建立更加完善、相互對接的國際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有效加強國際公共衛生安全合作,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所副所長)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