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水面那些漂亮的鳥兒頭上長著宛若花翎的羽冠,紅嘴窄長,是中華秋沙鴨!”隨著一聲驚呼,監測人員紛紛聚攏到舂陵江邊仔細辨認。12月13日,舂陵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科研監測隊在濕地公園區域內的橋市鄉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這也是中華秋沙鴨首次在桂陽舂陵濕地出現。
江風陣陣,鳥語啁啁,只見11只秋沙鴨悠閑地暢游在舂陵江中,它們時而低頭覓食、時而振翅高飛,靜謐的舂陵江也因為這些美麗精靈的到來而活潑熱鬧起來。此次監測到秋沙鴨的地點位于舂陵國家濕地公園下游的濕地保育區,這里人為活動干擾少,淺灘急流、水質清澈、食物充足,很好地保持了生態系統的原真性與完整性,是秋沙鴨最喜歡的棲息繁殖環境。秋沙鴨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千多萬年,它們對棲息地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水域生態環境好壞的重要指示物種,不僅被稱為水域環境“生態試紙”,更有著“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的美譽。在舂陵國家濕地公園發現成群出現的中華秋沙鴨,正體現了舂陵濕地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的成效顯著。
近年來,舂陵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嚴格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原則,立足桂陽地域特點,聚焦濕地生態修復與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通過劃定生態紅線,推進禁伐限伐減伐,加強了生態公益林管護;通過大力實施退耕還濕,岸線綠化,實現了濕地生態系統休養生息;通過建設污水管網,建設攔污壩,加強濕地周邊農村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等措施,改善濕地水體水質,保障了生態用水;通過建立完善的濕地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測體系,與公安、林業、周邊鄉鎮等多部門聯動,開展規范化、制度化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及執法監管,使園區內的物種種群日益豐富,特別是野生鳥類物種數量穩步上升,由公園建立之初的92種增加到了16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5種。
經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護修復措施,舂陵國家濕地公園、舂陵國際重要濕地這塊“綠色瑰寶”在古郡桂陽大地上所發揮的生態功能正日益凸顯,所展現的生態發展前景正日益向好。
中華秋沙鴨小知識:
中華秋沙鴨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野鴨,在地球上已經生存1000多萬年,成為如活化石般孑遺動物。兩脅的羽毛上具有黑色鱗紋是其最醒目的特征,所以早先的名字叫鱗脅秋沙鴨。后來,鳥類學家發現它們的原產地是中國吉林省長白山地區,所以才改稱為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是雁形目鴨科秋沙鴨屬鳥類,無亞種分化。全長約49-63厘米,羽冠長而明顯,成雙冠狀,嘴長而窄,呈紅色,鼻孔位于嘴峰中部。雌雄異色,雄鳥頭、上背及肩羽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翼鏡白色,下體白色,兩脅具黑色鱗狀紋。
中華秋沙鴨飛行和游泳能力都很強,能夠每年長途跋涉數千千米,從東北飛到江南,也能夠較長時間水下捕魚捉蝦或啄食水草。除遷徙時集合成大群,平時都以家族方式活動。秋沙鴨性機警,它們很少鳴叫,稍有驚動就昂首縮頸不動,隨即起飛或急劇游至隱蔽處。它們有時會和鴛鴦混在一起,覓食多在緩流深水處,白天活動時間較長,以魚類、石蛾科昆蟲為主食。
中華秋沙鴨的棲息繁殖地現已呈孤島狀,破碎化嚴重,中國能夠確認的繁殖地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吉林的長白山,另一處是小興安嶺林區。中華秋沙鴨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為EN(瀕危)等級。同時也被中國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為一級保護等級。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