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劑疫苗生產企業不同能接種嗎?新冠疫苗接種最新10問來了
國家衛健委:全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劑次已超1億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疫苗接種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根據國際疫情形勢以及傳染病防控的經驗總結,加快疫苗接種,是當前有力的防控手段。我國正在安全、有序加快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國家衛生健康委已經向部分省份派出工作組,支持和指導當地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截至3月27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超過1億劑次。
Q1: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后有效期是多久?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關于疫苗有效期,研發出來時間比較長的疫苗都有觀察和研究來評估它的有效保護期是多長時間。目前通過抗體水平監測,大概是六個月以上。但抗體不是唯一保護指標,疫苗發揮作用過程中還有其他因素在發揮作用,所以后續需要對疫苗的持久性開展研究來確認它的保護期到底有多長時間。
Q2:是否需要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副總裁張云濤表示,從初步得到的結果看,加強針可有效提升抗體的持久性、提高疫苗抗變異的能力。我們還要在海外開展三期臨床研究,持續觀察,看看它保護的持久性。是不是需要接種加強針,還要根據未來三期臨床研究結果來回答。
Q3:國外病毒變異對我們疫苗有效性是否有影響?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副總裁張云濤表示,在應對病毒變異問題上,第一,我們在持續檢測中國已經上市的,像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上市的全病毒滅活疫苗的抗病毒變異能力,目前英國、南非發現的變異株具有代表性,對新冠疫苗提出了新挑戰,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兩款滅活疫苗,利用在國內和海外二期、三期臨床試驗后的血清,對包括南非發現的、英國發現的毒株,還有國內不同地區、不同流行區發現的10多株的毒株進行了交叉綜合試驗,結果顯示,我們的兩款滅活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對這些毒株都有很好的中和作用。目前在巴西、津巴布韋發現的毒株我們正在進行中和試驗監測。我們在持續推進變異株疫苗研發,病毒的變異一直會存在,人類無法阻止病毒變異。病毒的小變異并不會影響疫苗的抗原性,也就是說沒有產生保護性抗原的變異,疫苗就會有效,尤其是全病毒滅活疫苗。
Q4:滅活疫苗有的是兩劑間隔兩周以上,有的兩劑間隔3周以上,請問兩劑疫苗間隔多久比較好?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首劑接種之后,接種第二劑間隔要求大于等于3周以上,盡量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后8周內盡早完成第二劑接種。
Q5:是否可以在異地接種第二劑,如果異地的第二劑疫苗生產的企業不同,是否可以?
王華慶表示,關于有些人員去異地,當地提供不了同一品種疫苗的問題,主要建議盡量使用同一個企業的品種完成兩劑接種,假如說遇到了異地供應不上同品種的時候,可以采用同種類的其他生產單位疫苗產品進行替換,完成兩劑次的接種。
Q6: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在建議時間內及時接種第二劑,怎么補打?
王華慶表示,如果接種了第一劑,第二劑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完成,在后續第二劑補種的時候不需要重新開始接種,只要完成了第二次接種就可以。當然大家在接種第二劑的時候希望盡早去接種。
Q7:有人認為大多數人群接種就可以,自己不接種也不會被感染。有人認為現在國內疫情形勢比較平穩沒有必要接種,當前形勢下,疫苗接種是不是必需之舉呢?
王華慶表示,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人都是易感者,從這個角度來說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接種疫苗要形成免疫屏障才能發揮最大作用,所以大家都應該去接種疫苗。接種的人越多,建立的免疫屏障越牢固,接種得越快,也就越早一天形成免疫屏障。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的心理不去接種,免疫屏障就建立不起來,一旦有傳染源傳入的時候,或者有傳染源存在的時候,發病或者流行就可能出現,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希望大家還是按照目前國家要求有序、分步接種,只要符合接種的人群都應該接種,這樣既保護了自己身體健康,也保護了家人、也保護周圍的人,希望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早一天把免疫屏障建立起來,回到過去正常的生活狀態。
Q8:針對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種,接下來全國計劃如何推進?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區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在充分評估接種對象的健康狀況和被感染風險的前提下,已經為一些有接種意愿,而且身體基礎狀況比較好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下一步我們將結合疫苗在大規模人群中的使用效果,積極穩妥地推進60歲以上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疫苗接種工作。
Q9:去年2、3月份的時候一些疫苗研發者已經接種過了新冠疫苗,距今已經有一年時間,請問這些人體內的抗體如何?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副總裁張云濤表示,在去年3月份的時候,一部分人作為疫苗“先鋒隊”已經接種了現在上市的新冠滅活疫苗,這些人我們在持續檢測他們抗體變化的數據,目前為止已經獲得了9個月的抗體檢測數據,從數據來看9個月抗體仍有一定水平,后續我們會持續加強監測。
Q10:18歲以下人群及新生兒何時可以開始接種?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副總裁張云濤表示,去年中國生物在河南現場開展的I/II期臨床研究的過程中就涵蓋了3-17歲年齡段系統性、安全性、免疫原性的臨床研究,目前這個年齡段的安全性數據已獲得,達到了預期效果,免疫原性、中和抗體檢測也已全部完成,近期將和藥監局作溝通,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可以覆蓋這部分人群。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關于18歲以下的人群,現在還沒有比較系統的三期臨床數據。這些數據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后續會得到。所以對于18歲以下的人群什么時候開展接種?從國家整體角度是有考慮的,會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和臨床數據不斷完善接種策略,這里也包括新生兒人群。
編輯 常江 校對 李銘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