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物語 | 與熊共飲一杯蜜
(2023-04-28 人民日報客戶端陜西頻道 高炳 曹慶)
陜西佛坪縣地處秦嶺腹地中段南坡,森林覆蓋率高達94%,是陜西省人口最少的縣。
森林茂密、人口稀少,往往是自然生態良好的基礎性前提。陜西省內第一處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即位于佛坪縣西北部的岳壩鎮境內,迄今為止,已多次發現棕色大熊貓的蹤跡。
在佛坪縣域內,岳壩鎮大古坪村是最偏遠的自然村,全村面積19.55平方公里,人口約200人。村集體林與佛坪保護區國有林犬牙交錯。保護區成立后的40余年來,為配合野生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大古坪村民給予了最大限度的配合。距四次全國大熊貓綜合調查結果,佛坪保護區內野生大熊貓種群密度和野外遇見率持續居全國之首,緩沖區和實驗區內,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分布有1只大熊貓。這樣的現狀,與社區的全力配合和甘于奉獻密不可分。
為保護野生大熊貓,大古坪村民除了配合保護區管理局的野生資源巡護監測、森林防火等工作之外,甘愿放棄了頗多的發展機會,最大程度地配合大熊貓物種就地保護,切實發揮了社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潛在作用。
被限制了生產生活方式的大古坪村,生產生活現狀、替代產業發展如何呢?大古坪村的村民創出了新路子——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以吳彥良為例,建有兩處養蜂場,分別位于西河邊的侯家坪和東河邊的紙廠溝。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話說:“吳彥良的蜜蜂,釀出了有故事的蜂蜜!”
吳彥良曾是全國第四次大熊貓綜合調查佛坪保護區調查隊隊員,是大古坪村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勞動致富的能人。近年來,他種植金絲皇菊、天麻、豬苓,養殖中蜂、冷水魚,收入穩定。吳家魚場、菊園、蜂場成為青少年研學營的課外教室,用實際案例詮釋了“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吳家蜂場
然而,在大古坪村的養蜂場,除了蜂農本人因生產常來蜂場,野生動物們也是這里的“常客”。比如亞洲黑熊已經“彎道超車”,將虎豹等兇猛類型的野生動物甩到身后,躍居“主角”之位。
雖然,還沒有影像證明大熊貓參與吳家蜂場“搗蜂箱運動”,但是,在候家坪蜂場附近,時而就發現有大熊貓活動,比如取食竹子的痕跡和大熊貓糞便等。
4月16日,吳彥良走出家門,前往候家坪蜂場。此處屬于保護區的實驗區內,西河從蜂場邊喧湍而過。西河潺潺,野鳥啾啾,行走其中,愜意如斯。
吳彥良走到蜂場時,猛得發現前方路邊石頭上坐著一個“人”。他暗自忖度:“這里是保護區,周圍沒有人家。作為保護區的社區村民,我得留個心。保護區允許我在區內養蜂,支持環境友好型生產方式,別人進來干什么?”
仔細看,原來是一只大熊貓!吳彥良隱蔽著觀察,發現它東張張、西望望。約10分鐘后,熊貓慢慢地往竹林里走去,不緊不慢,比以往其他同類走得慢得多。因擔心它是不是有傷病,吳彥良便遠遠地跟著觀察,確認它無傷無病,僅僅是一只慢條斯理的家伙,便沒再繼續跟蹤它。
佛坪自然保護區運行以來,對自然資源的管理利用規定,影響了大古坪村村民祖祖輩輩的生產生活模式。隨后,環境友好型的養殖種植產業逐漸代替了靠山吃山等世代相傳的生產模式。吳家養蜂產業在村里進步早,算是大戶,經濟效益尚好。在秦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指導林區群眾生產生活的良方,也得到實踐的檢驗。
今年,吳彥良保持了去年的養蜂規模,現有300箱蜂。然而,“不速之客”亞洲黑熊是蜂場的“固定顧客”。比如,去年有30箱被黑熊悉數“免費提貨”,吃蜂蜜尚且事小,搗毀蜂箱令人頹喪。不知將“蜜蜂之家”掀翻的亞洲黑熊遭到蜂群怎樣的報復,有好幾次,群蜂將剛趕到蜂場的吳彥良團團圍住,真是蜂箱遭毀,人再被蟄得鼻青臉腫。
今年3月,在大古坪村三官廟村民小組,1 只野生大熊貓來到生態移民搬遷后的老屋蜂場,搬走李紅新家的兩箱蜂,吃了蜜,搗了箱。三官廟保護站工作人員聞訊趕來,飽足了“眼福”。幾位蜂農和巡護員和顏悅色道:“吃吧吃吧,你吃了誰家的,都沒人生你的氣。”這只大熊貓不但撬開蜂箱飽餐,還將落在地上掙扎的小蜜蜂舔食干凈,令人忍俊不禁。

大熊貓在蜂農家“吃大餐”,比亞洲黑熊“節約糧食”
每當看到蜂場里被亞洲黑熊扔得橫七豎八的蜂箱板,有理由相信,飲用產自大古坪村蜂蜜的人們,很可能就與亞洲黑熊甚至大熊貓共飲了一杯綠色產品;每當目睹被野豬拱得狼藉一片的天麻地,烹飪產自大古坪農副產品的人們,很可能就是與野生動物共享了同一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來到秦嶺腹地,能看到莽莽森林,能看到潺潺流水,能與我們日常難得一見的大型野生動物直接或間接撞個滿懷,能碰到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上耕耘的人們——這些原住民,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干擾自然生態系統的人為因素,相反,他們可以是肩負生態系統保護的主力軍。”北京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主任趙翔感慨道。
每當看到這綠色山谷、動物樂園,我們都會被眼前這富有生命力的畫面所感動。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在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耕耘的人們,也是守護這片青山綠水的“默默英雄”。
(圖片視頻:吳彥良、吳彥君、何義文)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