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新成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9月19日上午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閆振在會上介紹,國家公園是“國之大者”,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標志性的實踐成果。國家公園設立3年來,國家林草局會同有關部門加快了國家公園法的立法進程,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公園法(草案)》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中國科學院牽頭組織的第三方評估表明,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以后,大熊貓、東北虎豹、藏羚羊等旗艦物種數量持續增長,國家公園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升,生態保護的成效非常明顯。
閆振表示,今年以來,在各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國家公園建設在以下四個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資源的保護管理有新加強。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全面推進勘界立標,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國家公園完成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登簿,相當于給國家公園上了“戶口”。另外,各地還通過土地置換、保護地役權協議等創新方式,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同時,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對于國家重大戰略、園區居民生產生活設施、生態保護修復等實行彈性管理。
二是監測監管能力有新拓寬。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自主研發了中國國家公園感知系統并上線運行。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初步建成,據監測,園區內的梅花鹿、狍子等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比2017年體制試點時增加了1倍多,這也為東北虎、東北豹野外種群的穩定增長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鏈”。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立了三級預警體系,在重點區位設置物理圍欄。下一步,還將加強衛星遙感、臨空飛艇、無人機等新技術新裝備在國家公園監測監管中的應用。
三是園區伙伴關系有新進步。國家公園內共選聘5萬多名農牧民在家門口當上生態管護員。各園區還積極推進生態旅游、差異化生態補償、入口社區建設等,多渠道增加當地的居民收入。
四是科技支撐能力有新提高。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整合設立了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正在推進建立東北虎豹、海南長臂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還聯合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共建國家公園研究院,設立國家公園藝術與設計中心,引進院士專家參與保護科研工作,搭建高水平開放的共享平臺。
(楊舒 姚亞奇)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