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黑河濕地自然教育學校開展“大手拉小手 探索昆蟲世界”科普體驗活動
濕地是重要的物種棲息地,除了鳥類和植物,還生活著一群快樂的精靈。他們與人類一同分享著這個美麗的家園,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著美麗而神奇的生命旋律,它們就是昆蟲。6月26日, 張掖黑河濕地自然教育學校開展了“大手拉小手 探索昆蟲世界”科普體驗活動,追著昆蟲的翅膀,為大家揭開昆蟲世界的神秘面紗。
此次活動特邀請河西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謝宗平教授來為學員們解讀昆蟲世界的奧秘。同時河西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的30名大學生也志愿參與了活動。
課堂上,導師向學員們提出了三個問題:什么是昆蟲?昆蟲去哪里了?昆蟲是害蟲嗎?大學員們與小學員們圍繞著這些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通過導師輕松有趣的講解和深入淺出的引導,學員們很快就掌握了昆蟲的基本特征,了解了適宜昆蟲生活的環境特點,學會了益蟲和害蟲的判斷方法。學員們你一言我一語,課堂氣氛輕松愉悅。
了解過昆蟲知識后,河西學院的志愿者們帶領著自然教育學校的小學員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尋找在濕地中的昆蟲。志愿者們準備了捕昆蟲用的捕蟲網、昆蟲瓶等工具,并耐心的教會小學員們使用。
隨后,尋找昆蟲的奇妙之旅開始了,經過仔細的翻找,他們昆蟲瓶中的昆蟲越來越多,綠油油的蚱蜢、色彩鮮艷的蝴蝶,每一次看到新奇的昆蟲,都讓他們興奮不已,看多了,其實也就不會再對這些“小東西”感到害怕了。
在哥哥姐姐的講解中,小學員們加深了對昆蟲認識,知道昆蟲外觀和口器的不同,知道昆蟲遇到危險會用什么樣的方法逃生,知道了在這個由昆蟲和植物構成的微型野生世界里面,充滿了危險和挑戰,勇敢的小昆蟲都在用自己與生俱來的本領不斷挑戰、努力生存。
回到教室,小學員們在志愿者的幫助下開始了昆蟲標本的制作。
大家齊心協力,全神貫注的制作標本,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學員宋昌旭興奮地告訴導師:“通過今天的課程,我不僅知道了昆蟲成蟲和幼蟲的區別,還學會了制作昆蟲標本,真是太有意思了!”
在活動里,孩子們與昆蟲不期而遇,去觀察它們的生活環境,去探索昆蟲的秘密。當孩子們從動物、植物身上發現特殊的生存智慧,當他們了解到生物的多樣性,當他們認識到自然的珍貴,懂得了守護的意義,當他們開始思考、想象、創作……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單嬋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