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考察是恢復重建殘存物種生存的希望,依賴于眾多的線索。對于已經在中國野外功能性滅絕的北白頰長臂猿來說,任何線索都值得重視。2018年末, 云山保護偶然發(fā)現(xiàn)疑似野生北白頰長臂猿照片。在向攝影師咨詢得到更詳細的線索后,我們決定前往云南省江城縣調查。本文正是這次江城之行的考察報告。云山保護也會持續(xù)發(fā)掘線索,繼續(xù)進行瀕危物種考察。
顧伯健
博物愛好者
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者
碩士畢業(yè)于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消失的北白頰長臂猿,你在哪里?
這幾年曾數次途徑或停留于勐臘縣這個云南最南部美麗的邊疆小城,每一次我總是回憶起很多考察報告里都出現(xiàn)過的一句話:“上世紀60、70年代,北白頰長臂猿在西雙版納還有較多的數量,每天清晨,在勐臘縣城都能聽到附近森林里傳來的長臂猿鳴叫……”
但是如今的勐臘縣城,機器的轟鳴聲、汽車的呼嘯聲早已掩蓋了歷史中的猿鳴;剛通車不久的昆磨高速橫貫縣城,一個個新興的商圈、樓盤也在大興土木;站在縣城的制高點——李定國將軍的祠堂,目之所及皆是整齊的橡膠林。
一切讓你有點不敢相信僅僅是三十多年前,這里依然是一個虎嘯猿啼的世界。
北白頰長臂猿曾廣泛棲息在云南南部西雙版納等地。但是,眾所周知,過去的三十多年時間,西雙版納大片的熱帶雨林被砍伐,開墾為橡膠種植園。原始森林面積銳減,再加上無休止的盜獵,嚴格依賴天然森林生存的北白頰長臂猿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西雙版納橡膠林侵占熱帶雨林,圖片下半部分整齊的綠色即是橡膠林。中國國家地理,王寧
到了2011年,長臂猿研究專家、時任大理大學副教授范朋飛重新對西雙版納的北白頰長臂猿展開調查時,已沒有了可靠的目擊記錄,也沒有聽到它們那美麗的歌聲。
在版納的保護區(qū)和一些國有林區(qū)調查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問老百姓有關長臂猿的消息,但得到的回復總是“以前有,現(xiàn)在沒有了”、“好多年沒聽見叫了”這樣的說辭。
的確,一直持續(xù)不斷、屢禁不絕的盜獵使得西雙版納熱帶、亞熱帶森林里的動物們越來越少,一些之前常見的物種現(xiàn)在也變得蹤跡難尋,甚至連鳥鳴都難以聽到。在巨大的捕獵壓力下,行蹤詭秘的動物尚且不能幸免,更不要說通過鳴叫就能輕易暴露自己的長臂猿了。
線索傳來!走,調查去
毫無疑問,云南南部邊境森林地區(qū)的“空林效應”正在形成。如此殘酷的事實使得我們對于北白頰長臂猿在中國的現(xiàn)狀無比擔憂。他們已經滅絕了嗎?當然,我們誰也不能草率地就下“滅絕”這個過于絕對化的結論。更多的人無論是出于感情還是其他原因也始終不愿接受“可能已經滅絕”的這個事實。
無意中飄來的一絲線索總是能為處于悲觀中的保護者注入點滴的興奮。2018年十月份,有人竟然聲稱自己在江城拍到了北白頰長臂猿。在云山保護的聯(lián)系下,對方發(fā)來了高清的北白頰長臂猿在野外的照片。
這張就是攝影師許勝在邊境橡膠林拍攝到的北白頰長臂猿。這也是我們此次調查的線索。許勝
江城縣位于云南南部,西南與西雙版納的勐臘縣接壤,東面與綠春縣隔李仙江相鄰。同時和老撾、越南兩國交界。江城縣的低海拔地帶歷史上同樣有著大片的熱帶雨林植被,但同樣在橡膠種植園瘋狂的擴張中變得所剩無幾。由于地處三國交界的邊境地區(qū),這里的野生動物貿易曾相當猖獗。
江城縣的低海拔地區(qū)在近四十年內也開始了與西雙版納相似的橡膠與香蕉種植,圖片上方是橡膠林,中部是香蕉林。顧伯健
江城這個小小的縣城就像是云南邊境地帶復雜的保護形勢的一個縮影——原本家底豐厚但是缺乏調查,毀林嚴重而盜獵又屢禁不止,多少“好東西”是怎么消失的都不知道。
這個線索的真相又是怎么回事?為了核實這個十分蹊蹺的信息,也為了考察江城縣北白頰長臂猿曾經的棲息地,我們還是決定先去看一看。
“瑤人大山”:從來沒見過長臂猿,也沒聽過?
2018年十二月初,我們來到了江城縣城東南的“瑤人大山”。
從地圖上看,這一片地區(qū)中高海拔的區(qū)域還有些連片的森林植被,山下和老撾毗鄰。當然,對于北白頰長臂猿這種適應于熱帶地區(qū)中低海拔植被的物種是否能適應這樣相對較高的海拔,我們并不知道。
我們用不同的野生動物照片配合錄音向當地人詢問物種分布的線索。顧伯健
云南山村里的老百姓總是這樣熱情、淳樸。我們以游客的身份和山下村子里的老百姓閑聊起來,拉著家常,不知不覺得把談話的主題轉移到這里的野生動物。“馬鹿”(水鹿)、麂子、野豬、“老熊”(亞洲黑熊)、蜂猴、“黃猴”(獼猴)、“紅臉短尾巴大猴子”(應是短尾猴)……他們如數家珍地說出了大山里的動物。但是當提到“這個地方有沒有長臂猿”時,他們無一例外地說“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
但是同時,接下來的信息似乎表明老百姓的確知道長臂猿是什么樣的生物。
“長臂猿我們這里沒有,不是在景東才有嗎?”看來景東作為 “西黑冠長臂猿之鄉(xiāng)”,宣傳效果還真不錯。
“長臂猿我們這里沒有,旁邊的老撾有,出了這里的國境線開車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那個地方,我們都見過。”他們的描述與老撾北白頰長臂猿的分布區(qū)竟然很一致。還有的老鄉(xiāng)說出的情況讓我們明白了為何他們真的認識北白頰長臂猿:“前幾年從老撾那里經常有人來這邊賣長臂猿,村里有人養(yǎng)過。”他邊說邊指著北白頰長臂猿的照片:“就是這種了。”
“十層大山”:最后一次聽到叫聲已是四十年前
從“瑤人大山”向東南行進不遠,就來到中國、老撾、越南三國交界處的“十層大山”,這里從海拔950m到1800m尚保存著一片較為完好的山地雨林。這里也是那張蹊蹺的北白頰長臂猿照片的拍攝地。
本次考察路線圖。其中,黃色線條為國境線,白色線條為調查路線。制圖:張文博
在即將進入這片森林之前,我們在山坡上遇到了一位種植玉米的農戶。他今年已近花甲之年,卻仍然清楚記得少年時代長臂猿在不遠處的森林中歌唱的情景:“我就出生在這里,那時候在地里干活,每天都能聽到長臂猿在(身后)那片森林里叫,他們叫聲很響,幾公里外都聽得見,現(xiàn)在這個位置也聽得見。”“最后一次聽到叫聲是什么時候?”我們問道。
“怕是有將近四十年了吧。”
站在山巔上的3國界樁,我們討論著三個國家植被的完整程度與可能殘留在這些山林中的動物,中國方向的密林中突然傳來了一聲響亮的槍聲,過了不到一小時,下山的路上又是兩聲槍響從我們側面?zhèn)鱽怼?/p>
當時傳來槍聲的森林。這片森林保存還較為完好,這里本應是最有可能殘存著長臂猿種群的棲息地。張文博
如此小面積的山地雨林生境本來承載力就非常有限,持續(xù)的盜獵威脅很難讓人相信此地還會有殘存的長臂猿個體。
罪惡的地下野生動物黑市
老鄉(xiāng)們提供的信息至少證實了這里邊境上一直存在的涉及長臂猿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他們甚至還能說出老撾那邊捕獵長臂猿的方法:“打長臂猿的時候得要打母的,母猿中槍掉下來的時候會把小的緊緊抱在懷里,小長臂猿不會受傷,這樣就可以把小的抓回來了。”
這竟然和史書中記載的古人捉長臂猿的方法一模一樣。
江城縣曾經猖獗的野生動物貿易和集市早已被媒體曝光。現(xiàn)在,明目張膽當街販賣野生動物的情況已經消失,但是,由于地處三國交界,漫長難以監(jiān)管的邊境線還是刺激著各種罪惡的地下野生動物走私。在路邊的餐館聊上幾句,“麂子干巴”,“凌晨某地會有越南老撾過來的各種野味”的消息便會接踵而至。
在這種情況下,每年很可能有不少長臂猿、蜂猴隨著這些逐漸轉入地下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流入國內。
線索中攝影師許勝拍攝的北白頰長臂猿。未習慣化的野生北白頰長臂猿非常警醒,這么近的拍攝距離幾乎不太可能。許勝
聯(lián)想到此地持續(xù)不斷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以及線索照片中那只路邊的北白頰長臂猿看起來并不怕人的情形,我們推測這很有可能是隨非法貿易流入國內的北白頰長臂猿個體,后來由于某種原因被遺棄。
它現(xiàn)在在哪里?是否還活著?我們無從知曉。
北白頰長臂猿曾經的家園,現(xiàn)在的孤島
“十層大山”山地雨林依舊蔚然蔥蘢。一株株巨樹構成的林冠如華蓋一般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又如墨綠色的積雨云,從山坡的盡頭升騰而起,透露著莊嚴與神秘。
桫欏是一種古老的木本蕨類植物,也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非常稀有。但是在“十層大山”的山地雨林中隨處可見。顧伯健
柏油路沿著邊境線和森林的邊緣一直通到接近山頂的位置,旁邊岔出一條穿越森林、直通三國交界處零號界碑的小路。這條由嶄新的石板和棧道筑成的小路旁生長著不少桫欏;高約二十米的大樹上,密密地附生著多種苔蘚、蕨類,還不時有崖角藤屬的植物依附其上;林下的灌叢中,已經非常稀有的防己科植物藤棗生長良好;林中的空地,野芭蕉競相生長。這些都是保存較為完好的山地雨林典型的特征。
在高黎貢山,這樣的植被是天行長臂猿典型的生境,而在這里,卻是北白頰長臂猿曾經的家。
從“十層大山”山巔0號界樁眺望越南方向森林,情況并不樂觀。張文博
路的盡頭是山頂最高處,這里也是中國、老撾、越南三國真正的交界處。雖同屬一座山頭,老撾、越南這一側的原始森林早已蕩然無存,遠處鑲嵌著大片農田,長臂猿難以棲息的次生林和灌叢已延伸到了視野盡頭。
老撾方向森林。點開大圖可以看到視野內的地區(qū)布滿了曾經被“剃頭”的痕跡(徹底的砍伐與焚燒),幾乎已無任何連貫的原始森林存留。 張文博
而中國這一側,來時經過的道路、村莊、農田、橡膠林也盡收眼底。雖然這片山地雨林接近原始狀態(tài),但如此看來卻更像是一個孤島。和其他地方一樣,這里的“空林效應”也正在顯現(xiàn)。
而對于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長臂猿,村民的描述已經變得矛盾:他們中四十歲以上的人都能描述并識別出長臂猿的叫聲,但是聲稱以前在野外見過長臂猿的人幾乎都會說長臂猿有條“長長的尾巴”,而現(xiàn)在也已消失不見。
或許在他們的孩提時代的確有長臂猿的種群,只是數量稀少,只能遠遠地聽到那長臂猿悠長哀怨的鳴叫。直到這歌聲成了絕響,也未曾看見長臂猿的真身;也許他們從老一輩的描述中粗略地聽聞了長臂猿模糊的外形特征,以至于他們在野外將灰葉猴或其他的靈長類誤認為是長臂猿。
北白頰長臂猿還能延續(xù)在這片土地上嗎?
面對著如今逐漸沉寂的雨林,所有的這些只能根據一個個信息碎片編織而成的推測。生物多樣性在過去幾十年里迅速喪失,當地人已經對身邊原本豐富多彩的山林變得陌生,年輕一輩只能從不斷失真的傳說中來了解故鄉(xiāng)的過去,甚至連這傳說本身也在絕跡。
由于時間緊張、線索渺茫,這次以踩點和訪問為主的考察已經結束。
與江城隔李仙江相望的紅河州綠春縣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歷史上也有北白頰長臂猿的分布。現(xiàn)在情況如何,山深林密之處是否還有殘存的種群……基礎的調查和監(jiān)測全面啟動之前,我們不能妄下任何結論。
好消息是,今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第二次綜合考察已經全面開始。
西雙版納野象谷半野放的雄性北白頰長臂猿。趙超
從情感上,我真的希望奇跡能夠發(fā)生,在勐臘、尚勇這些北白頰長臂猿曾經的家和新建的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qū)找到北白頰長臂猿的殘存,讓這個美麗的物種,在中國的土地上得以延續(xù)。
文字:顧伯健 編輯:高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