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赴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交流活動

圖文/易會林
7月23日,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一行在王新艾會長的帶領下,來到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開啟了一場意義深遠的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2025“保護區學習萬里行”考察活動。
據悉,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保護區學習萬里行”考察活動從2016年開始,腳步已走過了2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學習萬里行”是該協會的品牌活動,這次是第二次走進國家公園。
祁連山國家公園總面積5.02萬平方公里,其中青海片區1.58萬平方公里,占31.5%,甘肅片區3.44萬平方公里,占68.5%。它是中國十大國家公園之一。
活動中,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與管護中心領導圍繞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議題進行了座談,共同探討兩地在生態保護領域的經驗。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副主任、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副局長周永祥介紹了管護中心的基本情況。
座談后,大家一同觀看了管護中心精心制作的紀錄片《大美祁連》,通過影片領略了祁連山壯麗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生態資源,更深刻地認識到保護這片土地的重要性。
座談交流環節后,王新艾會長代表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向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贈送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協會第二屆專家顧問團專家陳鰲的美術作品。
陳鰲先生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其作品兼具藝術價值與生態內涵,這份禮物不僅是兩地保護力量友好交流的見證,更寄托了對生態保護事業的共同期許。
隨后,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一行來到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館進行參觀。
該館通過新技術手段呈現祁連山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猛禽野獸、花鳥飛蟲,展示祁連山自然生態系統、珍稀動植物多樣性、生態文化、科研成果等,是一個集參觀、宣傳、教育、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展館。
在體驗館內,豐富的展陳內容讓大家全方位了解了祁連山的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及保護成果。
當目光聚焦在鎮館之寶——“雪山之王”雪豹身上時,大家仔細觀察和聆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5D生態影院的體驗,動態座椅配合影片情節營造出的不同體感特效,讓大家身臨其境地感受了祁連山的生態變遷,進一步增強了生態保護意識。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志愿者、第十六屆宋慶齡獎學金得主、北京市東城區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馬子墨同學和張掖市山丹縣南關學校三年級學生周亦朵同學共同參與。
他們在公民科學家的指導下,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進行生物樣本采集工作,為生態保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位于河西走廊“蜂腰”地帶的焉支山,屬祁連山支脈,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有“甘涼咽喉”之稱。
焉支山位于甘肅省山丹縣東南45公里處,屬祁連山支脈,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該山因古代盛產紅藍草可制胭脂而得名,又稱胭脂山、燕支山,匈奴民謠"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印證其歷史地位。西漢時期霍去病大破匈奴收復此地,隋煬帝曾在此接見西域二十七國使節。山脈面積68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超過80%,是國家4A級森林公園。

位于祁連山北麓的山丹軍馬場,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馬場之一。這里不僅是祁連山自然風光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馬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會長王新艾表示,此次交流活動為兩地在生態保護領域搭建了溝通的橋梁,有助于促進雙方在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普宣傳和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與發展,共同為守護祖國的生態屏障貢獻力量。
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長期以來一直堅持不懈地貫徹執行《野生動植物保護法》,通過科普宣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保護區的最前沿、進團體會員單位,有效組織開展了有關自然保護地的法律法規的公眾教育和科普宣傳,向廣大群眾普及野生動物基礎知識,宣傳生態道德、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等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激發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提升了社會公眾的保護意識。
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副會長王慶龍,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副會長、新聞發言人易會林等參加考察學習。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