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錦
????自然札記??163
地錦
叫地錦的植物有2種:
一種是常叫爬山虎的木質藤本植物,另一種是中醫稱作地錦草的匍匐草本植物。
1.地錦,葡萄科地錦屬的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地錦,又名爬山虎、爬墻虎等。
枝條粗壯,莖長達10余米。卷須短,多分枝,與葉對生;小枝呈圓柱形,幾無毛或微被疏柔毛,枝端有發達吸盤,可附著于樓墻向上攀緣。葉互生,單葉,寬卵形,長8-18cm,常3裂,葉緣有粗鋸齒。聚傘花序通常生于短枝頂端的兩葉之間,花5數,淡黃綠色。花瓣長橢圓形,頂端反折。漿果球形,小,藍黑色,種子倒卵圓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常見的是五葉地錦:掌狀復葉有5小葉,小葉有柄,橢圓形至倒卵狀矩圓形,邊緣有粗而圓的鋸齒,上面暗綠,下面帶白霜。卷須有5-8分枝,頂端具吸盤,幼枝紅色。聚傘花序成頂生圓錐花序狀,與葉對生,花黃綠色。果實藍黑色,稍有白霜。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地錦原產于亞洲東部、喜馬拉雅山區以及北美洲,分布于中國、朝鮮、日本等地區,在中國分布極廣,東北、西北、華東、華南均有分布,多見于海拔150-1200米的山崖邊的山坡崖石壁或灌叢中。
五葉地錦原產美國,各地作為園林觀賞植物普遍栽培。
地錦性喜陰濕環境,不怕強光輻射,耐寒、耐旱、耐貧瘠,對土地要求不嚴,但怕積水,在土地肥沃的地方生長尤其旺盛。
地錦為著名的垂直綠化植物,枝葉茂密,分枝多而斜展,葉大,初鮮綠色,入秋后其葉子可變成紅色或橘黃色,十分美觀,是綠化墻面、廊亭、山石或老樹干的好材料,常被用于高架橋下的立柱上,也可做地被植物。其具有攀緣綠化墻面和美化裝飾建筑物作用,可增強墻面的保溫隔熱能力,并能大大減少噪音和污染。因其長勢旺盛, 對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也適合做工礦街坊的綠化材料。對荒山的水土保持作用較高,也可作為先鋒植物進行種植。
果實可釀酒。
根、莖人藥,能破瘀血,消腫痛。其藤或根能入藥,具有祛風止痛、活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療風濕、中風、跌打損傷等病癥
2.地錦,大戟科大戟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鋪地錦、紅頭繩,各地還有雀臥單、臥蛋草、被單草、鋪地紅、千根草、小蟲兒臥單、血見愁草、血見愁、草血竭、小紅筋草、奶汁草、奶漿草、紅絲草等叫法。
莖纖細帶紅色,平臥匍匐,多分枝。葉常對生、長圓形,先端鈍圓,基部偏斜,邊緣具細齒,綠色或帶淡紅色。杯狀聚傘花序,單生葉腋;總苞倒圓錐形,淡紅色,頂端4裂,裂片膜質,裂片間有腺體,腺體扁橢圓形,具白色花瓣狀附屬物。蒴果三棱狀球形,光滑。卵形種子褐色,被白色蠟粉。花期6-9月,果期7-10月。
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通常生長在原野荒地、田間、沙丘、河灘、山坡、路旁、田間,為匍匐草本,地上部分鋪蓋面大,抗雨水沖刷,具有水土保持作用。
種子繁殖。
中醫稱其地錦草,全草人藥。甘、辛,平,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解毒消腫,主治:痢疾,腸炎,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濕熱黃疸,乳汁不下,小兒腹脹、小兒疳積。外用治創傷出血、跌打腫痛、瘡療、皮膚濕疹和毒蛇咬傷。
全草含單寧,其中葉含單寧12.89%,可提拷膠。
附記:
在尋找爬山虎過程中,卻發現與五葉地錦的葉相似的另3種植物:
1.烏蘞莓,葡萄科烏蘞莓屬草質藤本,別名虎葛、母豬藤、過江龍、地五加、止血藤、烏龍草。
莖圓柱形,有縱棱紋,呈紫綠色,有節,上有卷須,卷須2-3叉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為鳥足狀5小葉,最下端兩枚小葉的小葉柄長在上一級小葉柄上,中央小葉長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側生小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頂端急尖或圓形,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每側有6-15個鋸齒。花序腋生,復二歧聚傘花序,花很小,呈黃綠色。果實球形,成熟之后呈黑色,微毒。花期夏季6-7月。果期8-9月。
有資料稱,除東北、西北、西藏外,我國其它地方均有分布,生長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谷林中或山坡灌叢。筆者在渭南朝陽公園發現很多,渭南小學籬墻也有結果植株,是綠化無意引入還是人工栽培,未作考證。
葉色豐富,果實誘人,可作為園林觀賞植物栽培。
全草入藥,有涼血解毒、利尿消腫之功效。鮮葉揉碎有驅蚊功效。
2.葎草,桑科葎草屬1年生纏繞草本,別名拉拉秧、鋸鋸藤等。
莖長可達數米。葉掌狀5-7深裂,基部心形,邊緣具粗鋸齒,兩面均有毛,葉柄有棱,具倒刺。雌雄異株,雄花序圓錐狀,雌花序腋生,近球形。瘦果扁球形紅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分布遍及各地平原、低山潮潤地帶,為常見的荒地雜草。種子繁殖。莖皮纖維可代麻。全草人藥,有清熱利尿、斂瘡、止痢等功效。葉外敷可治蛇咬。種子榨油,供工業用。
3.絞股藍,葫蘆科絞股藍屬草質攀緣植物。
莖細弱,具分枝,具縱棱及槽。葉鳥足狀,具3-9小葉,通常5-7小葉,側生小較小。花雌雄異株。雄花圓錐花序,花序軸纖細,多分枝,有時基部具小葉,被短柔毛。果實肉質不裂,球形,成熟后黑色,光滑無毛,內含倒垂種子2粒。種子卵狀心形,頂端鈍,基部心形,壓扁,兩面具乳突狀凸起。花期3-11月,果期4-12月。
我國主要分布于秦嶺以南諸省區。生長于海拔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中、山坡疏林、灌叢中或路旁草叢中。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清肺祛痰、養心安神、補氣生精之功效,可用于降血壓、降血脂、護肝、促進睡眠以及腸胃炎、氣管炎、咽喉炎的治療,并用于多種癌癥的抗癌臨床治療。
就是說:
五葉地錦的五片葉子的葉柄著生在同一點上,為掌狀復葉。
烏蘞莓最下端兩枚小葉的小葉柄長在上一級小葉柄上,為鳥足狀復葉。葉表面光滑無毛,小葉基節部發紅。
葎草葉片表面粗糙,葉子兩面都有比較細小的絨毛,葉柄有棱,具倒刺。
絞股藍的葉子也為鳥足狀復葉,小葉3-9,葉兩面披白色硬毛,小葉基節部綠色不發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