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灰翅浮鷗—松花江流域家在水上的夏候鳥
媒體:原創 作者:龐明路
專業號:龐明路
2025-07-02 10:10:01
一、灰翅浮鷗的家族譜系。
灰翅浮鷗,曾用名:須浮鷗,在松花江哈爾濱段是夏候鳥。
中文名:灰翅浮鷗。
拉丁學名:Chlidonias hybrida。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鸻形目-鷗科-浮鷗屬-灰翅浮鷗。
監測拍攝地點:黑龍江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松花江流域得莫利村江邊。
監測拍攝時間:2025年6月30日。
監測拍攝者:黑龍江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龐明路。
國際瀕危等級:
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LC)。
中國保護級別:
2023年,列入中國《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二、灰翅浮鷗明顯形態特征。
灰翅浮鷗夏羽,整個頭頂部黑色,繁殖期胸腹部灰色。
非繁殖期,上體灰色,下體白色。
頦、喉和眼下緣的整個頰部白色。
嘴和腳淡紫紅色,爪黑色。
尾呈叉狀。
三、棲息環境、飲食習性保護了松花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1、棲息環境:
我們監測發現,灰翅浮鷗棲息于松花江兩岸沼澤濕地里的湖泊、河流靜水處,保護了水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2、搭巢習性:
灰翅浮鷗的巢穴為水面浮巢,搭巢于沼澤濕地水域的挺水植物蘆葦叢、蒲草叢中繁殖后代,促進了水生植物動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3、飲食習性:
灰翅浮鷗以蜻蜓、水生昆蟲的幼蟲、甲蟲、蝌蚪和樹蛙以及小魚為食,促進了水生動物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四、灰翅浮鷗對于保護松花江濕地生態安全與保護老百姓生產生活風調雨順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灰翅浮鷗的棲息、飲食、搭建巢穴的習性,把濕地水域、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及鳥類等生物密切聯系起來,構建成了一個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網絡,保護了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保護了老百姓生產生活的風調雨順。
2025年7月2日
閱讀
259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