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學者:印度應對疫情不力被西方“開除”,在世界上走不出去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近日刊登尼泊爾學者、專欄作者比姆·布特爾(Bhim Bhurtel )的文章,稱印度現在已經被西方世界認為“沒有資格”成為其遏制中國的伙伴,印度在世界上“哪里都走不出去”。
文章稱,莫迪領導下的印度政府在抗擊慘烈的第二波新冠疫情時慘敗,隨后這一波新冠疫情又因德爾塔(Delta)變體而加劇,讓西方媒體、智庫和學術界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印度。
而此前,西方還曾將印度視為美國遏制中國經濟和戰略影響力的重要伙伴。
自從2016年8月印度和美國簽署《后勤交換協議備忘錄》以及隨后的基礎性防務合作協議之后,西方就對印度加強了關注。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第一任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將美國的這套戰略稱為“計劃中的貫穿整個 21世紀的伙伴關系”。
作者認為,但現在,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已被西方世界認為“沒有資格”成為其試圖遏制中國的伙伴。西方現在對印度的重新關注是因為西方戰略家意識到,他們犯下了將印度視為是一個“全球參與者”的戰略錯誤。他們開始覺察到印度對其實力和戰略存在幻想。而他們犯了錯誤,誤判了印度的正確位置。
作者指出,印度政治領導人、高級官僚、外交官、智囊團、記者和學者對印度在全球舞臺上如何發揮作用的看法令人驚訝。作者認為他們沉浸在脫離實際的幻想中,但他們想象中的“強大國家”與印度在全球舞臺上的實際經濟和戰略地位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抗擊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悲慘失敗,暴露了印度的弱點。西方此前有一種誤解,認為印度正在增長,可以成為全球參與者,并有助于對抗中國。然而,這場疫情讓西方打消了這種幻想。
作者回顧事實指出,在南亞國家中,印度位于2020年全球饑餓指數排行榜的墊底位置。甚至落后于剛果、埃塞俄比亞和安哥拉等一些真正挨餓的國家。五分之一的印度人每月的收入仍低于37.50美元,而88.87%的人口,也就是大約九成,月收入仍低于165美元。
作者稱,僅限于印度的極少數人口在參與經濟活動。在13.6億人口中,只有1460萬人在2018/2019 財年有應繳稅收入——印度的應繳稅收入標準高于6750 美元。
作者認為,西方人眼中的“印度”,其實只是這個國家的都市部分,那里僅包含印度人口的35%左右。而印度65%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印度的鄉村與外界眼里的印度截然不同。
盡管經濟改革始于1991年7月,但印度在2019年剛剛加入了2.5萬億美元規模以上經濟體行列。在2019年的下議院競選活動中,莫迪政府提出了到2024 年成為5萬億美元經濟體的口號,但作者認為,這種雄心即使到2030年也不太可能實現。
去年3月新冠疫情暴發后,“中國制造商的大篷車將涌向印度”的說法曾經一度被(印度媒體)熱炒。但沒有任何依據和理由表明。國際制造業企業在從中國轉移到印度。
因此作者認為,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印度在世界上都“哪里都走不出去”。在平時,錯誤地聲稱印度已經成為“世界導師”或“全球經濟強國”毫無意義。當然,印度也不可能在危機中發揮領導作用。
文章寫道,印度總理莫迪及外長蘇杰生因為親西方政策而被視為全球領袖。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其對華戰略中將印度視為其代理人,這給美國選民留下他能夠“遏制中國”的印象。特朗普還計劃利用莫迪幫助他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贏得連任。但特朗普失敗了,莫迪卻誤以為,特朗普真的將他視為一位全球領導人。
西方媒體上那些關于印度未能遏制新冠疫情的報道,其實對印度意義重大。西方由此得出結論,印度不能發揮它希望印度扮演的角色。
西方已經意識到,依靠印度來針對中國的任何錯誤估計,都會使美國付出沉重代價。英國《金融時報》最近發表的一一篇報道就是一個例子,那些昨天認為印度做得到的一些人,似乎開始意識到印度其實無法扮演任何角色。
拜登政府似乎正在努力重新設定美國的對華政策。近日,《金融時報》援引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國會聽證會上話稱:“我的判斷是,中國還需要繼續發展實際不開玩笑的能力,通過軍事手段奪取整個臺灣島,如果他們希望這樣做的話。”
同樣,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最近為《外交事務》雜志撰文,呼吁美國改變對華政策。因此文章作者認為,美國想要改變對華政策。
文章還提到,即使在印度內部,一些學者、負責任的記者和智囊團也得出結論,印度目前在世界上“哪里都走不出去”,近期也沒法改變。
那么印度在世界上的實際地位是什么?
作者認為,莫迪領導下的印度現狀與作者去年的文章中所說的情況相同,就像一句非常流行的印地語諺語說的那樣:“Dhobi ka kutta, na Ghar ka na ghat ka。”翻譯過來也就是:“一個哪里都得不到支持的人。”
作者最后指出,在將來需要的時候,莫迪會發現,如果把他“所有的雞蛋”都放在美國這個籃子里,他將無法找到任何有益的朋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