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藻”而實草 海草與海藻的區別
所謂海草(Seagrass),是指生長在熱帶和溫帶海域沿岸淺水的單子葉植物。它們確實是草類,具有高等植物的一般特征,能完全適應海洋沉水生活環境,是唯一可以在海水中完成萌發、開花以及結實這一完整生活史的被子植物。
研究顯示,海草在被子植物中僅占0.02%。全世界約有72種海草,我國有22種海草,隸屬于4科10屬,約占全球海草種類數的30%。中國海草所在的4個科分別是絲粉藻科、水鱉科、大葉藻科和川蔓藻科。從上述名稱明顯可以看出,其中有3個科是以“藻”命名的。同樣,中國海草的10個屬和22種里分別有7個屬和16個種也是以“藻”命名的,如二藥藻、大葉藻、針葉藻、黑纖維蝦海藻等。
不僅如此,即便是同種海草,也存在不同叫法,如絲粉藻又叫海神草,泰來藻又叫海龜草,日本大葉藻又叫矮大葉藻,等等。凡此種種,極易使人將以“藻”命名的海草誤認為是海藻,造成混淆,也給海草的研究、保護和利用帶來不便。為改變這一情況,在第十一次國際海草生物學研討會上,眾多專家形成共識,將以“藻”命名的海草統一更名為“草”,今后新發現的海草也統一以“草”命名。
盡管和部分種類的海藻長相相似,海草卻并不是海藻。海草是高等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可以開花和產生種子。海藻則是海產藻類的統稱,它們的結構很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也不會開花結實,依靠孢子繁殖。從無真核細胞的藍藻門到有真核細胞的紅藻門、褐藻門和綠藻門等,海藻共有1萬多種。我們熟知的海帶、紫菜、裙帶菜等都屬于海藻。
海草分布廣泛,除南極外,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沿岸淺水區都能尋覓到它們的身影。由于依賴光合作用,海草多出現在淺海,生活在水下1~10米處,有些可以生活在水下60米深的地方。它們通常沿著緩緩傾斜的海岸線成片分布,這些成片的海草聚集在一起便構成了海草床。以海草床為基礎,棲息于其中的生物及周圍環境共同構成海草床生態系統。
海草床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海底草原”。雖然海底生長著海草并不是新鮮事,但是能長成“草原”的并不多。面積小、密度低的海草環境都無法被稱為“床”。海草床的面積通常在3~5平方千米,厚度可達1米以上。
本文節選自《百科知識》2025.3A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