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大自然若遭繼續破壞,新流行病風險將上升
據埃菲社洛杉磯2月24日報道,我們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遲到了。不僅遲到,還沒有完整的計劃來遏制日益迫近的氣候變化。海洋生物學家恩里克·薩拉指出:“我們不僅要保護大自然,還必須恢復人類已經破壞的環境。否則,未來出現各種新大流行病的風險將會增加。”
薩拉認為,當前的新冠大流行使我們反思自己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進一步忽視大自然會帶來的危險。
“埃博拉、SARS、MERS等病毒都是來源于動物并能傳播給人類的病毒,因為人類會進行野生動物交易,而野生動物分布在世界各地。或是因為野生物種的自然棲息地遭到破壞,就像穿山甲曾經居住的森林屢遭破壞那樣”,這位進行“原始海洋”項目研究的專家指出。
該項目數十年來一直致力于修復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遭受的破壞。
報道稱,自2008年以來,該項目已成功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23個海洋保護區。保護區面積超過600萬平方公里,其中的海洋生物可以在沒有捕魚或石油開采活動威脅的情況下生存和生長。國家地理平臺最近發布的紀錄片回顧了該項目的進展。
薩拉表示:“我與各地政府和居民合作,在海洋中建立自然保護區。”
2008年得到保護的海洋比例為1%,而目前,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危機的影響,這一比例已接近7%。專家們希望2030年能夠達到30%。
薩拉指出:“結果是驚人的。在一片海洋得到保護后,魚類的豐富程度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增加了6倍,它們的壽命變得更長,雌性魚類能夠產出更多的卵。”
但與此同時,人類活動的足跡也更深,進展速度更快。
報道稱,除了魚類被垃圾環繞、水質受污染以及我們食用的海鮮中出現微塑料殘留等,還存在其他一系列危害。
一方面,我們將魚類從水中捕撈上來的速度超過了消耗它們的速度,“82%的魚類被過度捕撈。”薩拉表示。
除此之外,重金屬和化石燃料(例如石油)的開采也增加了。
報道指出,第三大威脅是全球變暖,海水因此變得更熱、更酸,這對海洋生態系統具有致命性。而對海洋來說致命的因素對地球來說也同樣致命。
薩拉強調:“我們必須減少自己向大氣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但這是無法靠機器做到的。海洋、森林、草地和沼澤卻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一問題。”
國家地理平臺發布的名為《原始海洋:保護的力量》的紀錄片涵蓋了遍布全球的23個海洋保護區,智利得到了特別關注,該國已成為保護海洋的一個范例。
薩拉表示:“我們從2009年開始在那里工作,當時只有不到1%的水域得到了保護,但是通過與政府部門的合作,我們在那里成功地建立了四個海洋保護區,保護率已經達到42%。”
而且這種保護帶來了經濟機會,例如生態旅游已經成為智利和其他拉美國家的經濟引擎之一。(編譯/韓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