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文|國寶知多少—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
拉丁學名:Egretta eulophotes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你知道杜甫詩中的白鷺
是一種什么動物嗎?
今天介紹一種國寶級珍稀水禽
——黃嘴白鷺

2022.6.13日
于華僑城濕地西側灘涂首次記錄黃嘴白鷺
別名:白老、唐白鷺

——黃嘴白鷺.形態特征——
黃嘴白鷺屬于一種中型涉禽。體長46-65厘米。雌雄羽色相似,雌性個體稍微小一點;黃嘴白鷺的姿態非常優雅,身體纖瘦,嘴、頸、腳都很長,身體輕盈,有利于飛翔,飛行時,兩個寬大的翅膀緩慢地鼓動,動作顯得從容不破,十分的優美。
《毛詩.周頌》中就用“振鷺于飛 于彼西雍”來形容它的飛翔時氣勢不凡,它披著一身白色的羽毛,一塵不染,看起來十分高傲,但其實它們羽毛的顏色夏季和冬季都有很大的變化:
夏季:它們的嘴是橙黃色的,腳黑,趾黃,眼藍色,枕部的矛狀長形冠羽像一段細柔的辮子,迎風飄揚 美麗動人 胸前分布蓑羽。
冬季:它們的嘴是褐色的,眼先黃綠,腳黃綠色,胸前分布蓑羽統統消失。

——黃嘴白鷺.生長環境——
棲息于海岸峭壁樹叢、潮間帶、鹽田以及內陸的樹林、河岸、稻田,以魚、蝦和蛙等為食,有結群營巢、修建舊巢和與池鷺、夜鷺、牛背鷺混群共域繁殖的習性。
在國外黃嘴白鷺被稱為唐白鷺——Chinese Egret,由此可知其主要分布地區是在中國。
黃嘴白鷺保護現狀

——黃嘴白鷺.保護級別——
沿海灘涂養殖業的發展和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特別是對繁殖地及濕地的過度開墾和越冬地的海岸開發,使黃嘴白鷺的棲息地遭受嚴重的破壞;黃嘴白鷺的繁殖產卵季節,趕海的漁民及外地游客經常上島觀光和撿拾鳥卵,使黃嘴白鷺無法完成繁殖活動;19世紀末,人們采集、買賣黃嘴白鷺的絲狀羽毛,大量捕殺造成黃嘴白鷺的數量急劇減少,至今不能恢復元氣。
早在2003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全球性易危物種(VU)。在2021年,黃嘴白鷺在《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升級為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白鷺中保護級別最高的鳥類。
——黃嘴白鷺.習性特征——
黃嘴白鷺還是一種很愛干凈的動物,在它們的胸部、腰部和大腿基部有一種特殊的羽毛,前端能不停的生長,不斷的破碎,最后變成像滑石粉一樣的粉粒,用以清潔身上污垢。
編輯:豌豆
圖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張俊鑫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