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至20日,“中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網絡專家研討會”在遼寧省盤錦市舉辦。
研討會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指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草局野生動物保護監測中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濕地保護協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鶴類基金會、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伙伴關系協定、濕地國際共同協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司局、國家林草局林草調查規劃院、盤錦市人民政府、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中國濕地保護協會、遼寧、山東、上海、四川四個項目省市林草主管部門及項目示范點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會上,發布了GEF中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網絡專家委員會名單并頒發聘書;介紹了“中國候鳥遷飛通道數據庫項目”和“遼河口水鳥友好型水稻示范項目”。
國際濕地研究員陳克林主持研討會主旨報告。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雷光春;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正旺;北京大學研究員華方園、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局長侯軍等專家和領導分別就“全球候鳥遷飛通道協同保護”、“中國水鳥遷飛通道現狀及保護成效”、“中國陸鳥遷飛通道的研究與保護需求”、“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鳥及棲息地保護成效”等內容分別作了主旨演講和專題報告。
與會專家與參會代表還圍繞“候鳥關鍵棲息地選擇與區域劃分”、“候鳥監測技術與應用”、“候鳥關鍵棲息地修復”、“遷徙物種保護的國際合作及濱海協同主題論壇”等主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與成果分享;現場考察了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候鳥遷飛通道保護情況。
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GEF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網絡項目示范區之一。該保護區位于渤海遼東灣的頂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區域,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21°28′24.58″--121°58′27.49″,北緯40°45′00″--41°05′54.13″之間。1985年劃建,總面積80000公頃,是一個以保護丹頂鶴、黑嘴鷗等多種珍稀水禽和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為主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分布各類鳥類314種,其中有丹頂鶴、白鶴等國家Ⅰ類保護鳥類23種,灰鶴、大天鵝等國家Ⅱ類保護鳥類49種,為南北遷徙的涉禽、雁鴨類、鷗類、鷺類以及依賴濕地生存的雀形目鳥類提供了棲息地,每年遷徙停歇或繁殖的水鳥超過一百萬只,是全球黑嘴鷗最大種群的繁殖地,分布有黑嘴鷗繁殖種群12287只;是丹頂鶴大陸種群北遷的最重要和最集中停歇地,最大種群806只;入海口處還是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產仔地,棲息有西太平洋斑海豹近300只。
保護區在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中處于重要地位,濕地生態景觀獨特,葦海浩瀚,堿蓬灘涂綿延,構成了獨特的“紅海灘”景觀,是全球范圍內保存最完好、最大面積的濱海蘆葦沼澤濕地,倍受國內外濕地保護專家和相關組織關注。先后加入了“東亞及澳大利西亞涉禽遷徙航道保護區網絡”、“東北亞鶴類網絡”、“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等,2022年盤錦市入選《濕地公約》“國際濕地城市”。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