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韶華 堅守林海 (作者:李勇)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作為新時代的一線林草人,不負韶華,堅守林海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蓮花山保護區地處甘肅南部,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鳥類遷徙地,中國瀕危雉類研究基地、中國人與生物圈網絡成員單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蓮花山花兒”的故鄉。上世紀七十年代,由于人們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淡薄,濫砍濫發,造成森林覆蓋面積越來越小,森林失去了調節能力,出現水源枯竭的現象,給當地群眾的農業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林業工作者的管護、宣傳,蓮花山保護區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當地老百姓也認識到了破壞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和影響,自發的加入到了保護生態環境工作中來。經過不懈的努力,蓮花山保護區不斷增綠,野生動物種類持續增多。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1998年的天然林保護工程給了蓮花山保護區一劑強心針,使森林資源過量消耗問題在整體上得到了控制,動植物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得到保護。這背后有林業工作者的艱辛付出,也有林業科研工作者的一份功勛。
2003年蓮花山保護區迎來了新的機遇,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際級自然保護區,蓮花山保護區開始了新的征程。蓮花山省級森林公園經國家林業局批準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保護區也被國家林業局列為51家國家級示范保護區建設單位之一。并且被確定為首批“森林景觀與生態文化資源保護項目實施單位”,被甘肅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科研項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更好的向外界展示蓮花山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這些榮譽是我們林業工作者用周而復始的工作換來的,單調生活的背后換來了今日蓮花山保護區的勃勃生機。蓮花山保護區正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她獨特的魅力。
蓮花山保護局沙河灘保護站副站長許恩義,1999年畢業后,組織分配到蓮花山保護區工作,并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許站長在這里一待就是21年,他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他常常講起以前保護站點的生活環境情況,到了冬天,大雪封山,五十公分厚的積雪淹沒膝蓋,睡的房間四角都有冰碴子,給養要從山下二十公里的鎮上往站上背。就是這樣的生活條件,也沒有阻擋林業工作者堅持護林巡山,做科學調研的腳步。許站長長期在基層一線從事育苗和苗圃管理工作,2019年在綠色科技期刊發表研究成果《蓮花山地區山楊葉銹病防治技術探討》、《蓮花山地區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術推廣》論文。這種為了綠水青山,在困難面前不曾退縮的精神,是我們林業人學習的楷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正是林業工作者這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與付出,才有了蓮花山保護區今日的輝煌成績。
不負韶華,堅守林海,是我們林業人的職責與擔當。身穿迷彩,巡查山林,是林業工作者的常態。林業人用堅守,守護著這茫茫林海,用責任與擔當,譜寫了一曲曲綠色的篇章。林業事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石,而我作為新時代林業工作者,我始終堅信林業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會提高業務能力,堅守崗位,保護森林資源,共建綠色家園,為林草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